[发明专利]一种沼气工程物料的水解除砂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3903.8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5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蔡昌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C02F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002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沼气 工程 物料 水解 除砂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沼气工程物料预处理的物料水解除砂工艺。
背景技术
沼气工程的发酵原料来源广泛,包括畜禽粪便、有机垃圾、市政污泥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等。许多原料(如鸡粪、牛粪或有机垃圾)中含砂量大,需要在预处理阶段予以去除,避免砂进入后续单元,造成设备磨损和管道堵塞。砂沉积在厌氧发酵罐中,会造成罐体有效容积减少,发酵效率下降,严重的还会影响整个厌氧发酵系统的运行。目前预处理除砂工艺采用生物水解或物理沉淀相的方式。水解是微生物过程,需要稳定的温度条件;沉砂过程需要适度的外力搅拌。中国专利CN101892148A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沼气物料除砂作业的方法,它通过连续的外力搅动,将物料中的砂分离后沉淀在处理容器的底部,然后采用一个电动机带动一套全自动的清砂装置,来去除沉砂。该工艺使用的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偏高,零部件易损,不能很好的满足制沼作业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沼气工程预处理的物料水解除砂工艺,能简单有效实现原料的水解、沉砂和除砂,确保后续厌氧发酵系统的平稳运行。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沼气工程的物料水解除砂工艺,包括在物料水解除砂罐中进行的如下步骤:
A、将待处理物料由物料进口投入物料水解除砂罐罐体;
B、开启电机,使用搅拌机对待处理物料进行搅拌;
C、将热水通过增温进水管导入罐壁增温盘管和罐底增温盘管中,对罐内物料液体进行加热,温度控制在30~35℃;
D、反应1~2 天后,关闭搅拌机,停止热水导入,将已水解除砂后的物料由物料出口排出罐体;
E、再次重复步骤A~D;
F、当罐体内沉砂达到需要清理高度时,打开罐体罐壁上设置的可开启式密封门,清理沉砂。
本发明应用的是生物反应和物理搅拌相结合的处理办法,通过向反应空间内导入热水的办法来促进生物反应的效果,从而提高除砂效率。
作为优选,上述D步骤结束后,罐体内剩余物料液面高度不低于罐体总高度的1/3~1/4。剩余物料中含有的微生物可作为新物料的接种物,适当的接种量和适当的热量匹配,可以确保水解菌群优势繁殖,使罐内水解过程进行充分,保证除砂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物料水解除砂罐主要由罐体、搅拌机、物料进口和物料出口、罐底增温盘管、增温进水管、增温出水管组成;所述的罐体罐壁设置罐壁增温管支架,支架上固定有罐壁增温盘管,罐壁增温盘管的高度不超过罐体总高度的1/4;所述的搅拌机轴向垂直于物料液面;所述的罐体外部设置有保温层;所述的罐体罐壁上设置有可开启式密封门;所述的罐体罐壁上设有透明液位窗。罐底增温盘管、罐壁增温盘管用于导入热水进行增温;搅拌机是用来搅拌物料液体,使受热均匀,反应充分;保温层减少增温过程中的热量损失,节约能源;可开启式密封门用来清除沉积在罐底的沉砂;透明液位窗用以观察进料出料过程和内部作业状况;罐体内壁上设置有最高液位控制线H和最低液位控制线L,与透明液位窗相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罐体底面向密封门方向倾斜,倾角α为5°~10°。底面向密封门倾斜,可以让沉砂更多的沉积在门旁,便于定期清砂。
本发明的一种沼气工程物料的水解除砂工艺,使用了物料水解除砂罐,将生物反应和物理搅拌及沉砂结合在一起,用简单的热水导入方法加热物料,促进了水解反应效果,从而提高了除砂的效率,成本低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水解除砂罐罐体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水解除砂罐罐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罐体基础,2-罐体,3-罐壁增温盘管,4-罐壁增温管支架,5-罐底增温盘管,6-增温进水管,7-增温出水管,8-可开启式密封门,9-保温层,10-搅拌机,11-物料进口,12-物料出口,13-透明液位窗,H-最高液位控制线,L-最低液位控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能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3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