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式盾构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3007.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车仁浦;杜彬;龙斌;郝文光;亢彦军;乔文俊;牛云鹏;梅勇兵;张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王昭林;黄姝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盾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够自动纠滚和防滚的双模式盾构机。
背景技术
双模式盾构机通常采用预制的混凝土管片衬砌支护隧道,并依靠管片与隧道壁的摩擦力提供掘进反力。由于双模式盾构机的刀盘为单向旋转,容易造成主机翻滚,严重时甚至会引发主机倾覆。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纠滚和防滚的双模式盾构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纠滚和防滚的双模式盾构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双模式盾构机,包括连接法兰、多个固定座和多组推进油缸,多组所述推进油缸沿所述连接法兰的圆周均匀布置,所述推进油缸包括缸体和位于所述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缸体的尾端与所述固定座通过球头连接,所述固定座安装在所述连接法兰上,每组所述推进油缸的所述缸体上套设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安装有偏转油缸和回正油缸,所述偏转油缸用于调整所述推进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圆周的切线方向移动,所述回正油缸用于调整所述推进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圆周径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卡板套设在所述缸体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双模式盾构机还包括挡板和与所述连接法兰同轴布置的支撑环梁,所述挡板固定在支撑环梁上,所述偏转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偏转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缸体与所述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双模式盾构机还包括挡板和与所述连接法兰同轴设置的支撑环梁,所述挡板固定在支撑环梁上,所述偏转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缸体与所述挡板连接,所述偏转油缸和所述回正油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卡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偏转油缸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偏转油缸分别位于所述卡板底边的左右两端;所述回正油缸有四个,四个所述回正油缸分别位于所述卡板的左边和右边的上下两端。
优选地,每组所述推进油缸包括两个油缸。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设置了偏转油缸和回正油缸,偏转油缸用于调整推进油缸的前端沿圆周的切线方向移动,回正油缸用于调整推进油缸的前端沿所述圆周径向移动,能够起到纠滚和防滚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双模式盾构机的两组推进油缸的俯视图;
图2是图1中A-A的截面图;
图3是图2中B-B的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双模式盾构机的同向偏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C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双模式盾构机的反向偏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D-D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1——连接法兰 2——固定座 3——推进油缸
4——卡板 5——偏转油缸 6——回正油缸
7——挡板 8——支撑环梁 31——缸体
32——活塞杆 51——缸体 52——活塞杆
61——缸体 62——活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双模式盾构机的两组推进油缸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截面图。双模式盾构机包括多组沿圆周均匀间隔布置的推进油缸。图1和图2只截取了两组推进油缸的示意图。通常一台双模式盾构机包括了19组推进油缸。推进油缸的一端固定,另一端可以沿油缸的中心轴线伸缩运动。
如图3所示,双模式盾构机包括连接法兰1、多个固定座2和多组推进油缸3,多组推进油缸3沿连接法兰1的圆周均匀布置,推进油缸3包括缸体31和位于缸体31内的活塞杆32,缸体31的尾端(即图3中缸体31左侧的一端)与固定座2通过球头连接,固定座2安装在连接法兰1上,每组推进油缸3的缸体31上套设有卡板4,卡板4上安装有偏转油缸5和回正油缸6,偏转油缸5用于调整推进油缸3的前端沿圆周的切线方向移动,回正油缸6用于调整推进油缸3的前端沿圆周径向移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每组推进油缸3包括两个油缸,卡板4套设在缸体31的前端(即图3中缸体31右侧的一端)。偏转油缸5设有两个,两个偏转油缸5分别位于卡板4底边的左右两端;回正油缸6有四个,四个回正油缸6分别位于卡板4的左边和右边的上下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华新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30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备单板端口共享保护的实现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移动网络中的功率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