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2962.3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9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靳素荣;张柯;庞金兴;王翰君;段素青;黄红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3 | 分类号: | C08J3/03;C08L95/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型 慢裂慢凝 沥青 乳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有机精细化学品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是道路交通、建筑防水及工业防腐等领域中重要的原材料。乳化沥青因其使用方便,节省能源,减少污染,延长施工时间等诸多优点,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制备沥青乳液的关键原材料是沥青乳化剂,目前常用的沥青乳化剂有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单一品种的沥青乳化剂难以满足不同来源的石油沥青,不同种类的石料及不同的道路施工使用性能的需要,将不同种类的沥青乳化剂复合使用,不仅可以克服各自的缺点,而且具有增效作用,提高乳化沥青的使用性能,扩大应用范围。近年来,文献报导的复合型沥青乳化剂主要集中在不同种类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专利CN1060661A公开了一种以木质胺类表面活性剂为主体,掺加其它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相宜的助剂;专利CN101745340A公开了一种以酰胺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剂,掺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适宜的助剂,提高沥青乳液的储存稳定性,改善了沥青乳液的使用性能。逯艳华.复合沥青乳化剂研制[J].北方交通,2007,(4),报导了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型乳化剂制备沥青乳液,较好地解决了强碱性石料与阳离子乳化沥青配伍性差的问题。
植物油是从天然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中提取的油脂,来源广泛,是一类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天然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肪酸酯,含有很多可供改性的官能团(如双键、羟基、羰基等),将植物油的官能团改性可制备多种植物油衍生物。近年来,有关植物油改性的文献报导主要集中在高分子材料助剂、生物柴油、油墨助剂、植物油多元醇、合成树脂及树脂固化剂、润滑剂、催化剂及表面活性剂等领域。张遵等.磺化蓖麻油酸的合成[J].应用化工,2007,36(2):报导了以浓硫酸磺化蓖麻油制备磺化蓖麻油酸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曾小君等.新型非离子水性聚氨酯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24(3):报导了以蓖麻油、甲苯二异氰酸酯、聚乙二醇为原料制备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专利CN102726384A公开了一种新型植物油农药乳化剂,由三甘油脂肪酸酯、丙二醇丁醚、甘油和长链脂肪胺按一定比例复配而成。采用本专利申请的方法制备复合型沥青乳化剂,尚未见文献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用该产品制得的沥青乳液具有慢裂慢凝性能,适用于道路交通施工中使用碱性石料时,沥青路面的透层油、基层封层,以及高速铁路阴离子CA砂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将植物油与浓硫酸按摩尔比1.0∶2.0~4.0加入到反应容器中,常温下搅拌反应1.0~3.0h,然后加入与植物油摩尔比为3.0~6.0∶1的水,在40~60℃搅拌反应0.5~1.5h,得到羟基化植物油;
2)将羟基化植物油和丙三醇以摩尔比1.0∶3.0~5.0在70~95℃搅拌反应3~8h后,加入占植物油质量50~100%的水,混合均匀后,冷却至50℃以下,加入与植物油摩尔比为5.0~10.0∶1.0的氢氧化钠,在40~60℃搅拌反应1.0~3.0h,加入占植物油质量5~20%的磷酸盐,即得到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植物油为蓖麻油、豆油、菜籽油、桐油、棉籽油或玉米油。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磷酸盐为磷酸钠、磷酸三钠或磷酸五钠。
本发明以植物油为原料,经过羟基化反应后,与甘油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甘油单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然后加碱将部分甘油酯皂化,制备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得到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型慢裂慢凝沥青乳化剂。以玉米油为例,本发明所涉及反应方程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无压煤气炉出渣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环保型冬暖夏凉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