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2886.6 | 申请日: | 2013-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8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杜纪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纪昌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4 | 分类号: | A61K36/9064;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8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肝郁脾虚型 脂肪肝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的常见临床现象。绝大多数的脂肪肝是甘油三脂(TG)的堆积所致。多见于肥胖、大量饮酒及其它疾病患者。轻型脂肪肝患者可无症状,但大多数病人有程度不同的肝区疼痛。少数病人可伴有轻度黄疸,严重情况下可有蜘蛛痣、乳房发育、月经过多、闭经、睾丸萎缩、阳痿等。由于西药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且迄今为止并无特效的方法和药物,故国内外不少学者,冀希于从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或天然药物角度寻求治疗脂肪肝的新方法和新药物,中医药对脂肪肝的临床症状体征好转或消失、降血脂、肝脏回缩及肝功能复常、降低体重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具有作用广泛、效果稳定、使用安全、不良反应小、适宜长期服用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脂肪肝属于中医“积聚”、“胁痛”、“痰湿”、“肝癖”范畴。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脂肪肝的治疗法则应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坚者消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衰者补之,容者除之”。在此原则指导之下,对本病区分标本虚实,虚则补之,实则湾之。因此中医治疗该病应当分清病因,辨证施治。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系肝脾气虚,功能减退所致,治疗原则为疏肝理气健脾、辅以化瘀祛痰。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肝郁脾虚型脂肪肝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春砂花2-3份、八月札15-30份、橘络3-5份、化香树果9-18份、青香藤6-9份、甘松2-4份、土木香3-6份、黔羊蹄甲6-9份、老鼠竻30-60份、三十六荡3-9份、水紫菀6-9份、柠檬叶9-15份。
优选的:春砂花2.5份、八月札20份、橘络4份、化香树果14份、青香藤7份、甘松3份、土木香5份、黔羊蹄甲7份、老鼠竻45份、三十六荡6份、水紫菀7份、柠檬叶12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春砂花宽胸理气、祛痰平喘;八月札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橘络理气化痰通络;化香树果顺气止痛、化痰祛风消肿;青香藤行气止痛、健脾;甘松理气止痛、醒脾健胃;土木香行气止痛、健脾和胃;黔羊蹄甲理气止痛、化痰利水;老鼠竻除痰消肿、散瘀止痛;三十六荡祛风化痰、解毒散瘀;水紫菀止咳化痰祛风;柠檬叶化痰、理气开胃。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选取42例脂肪肝患者均为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门诊就诊患者,诊断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及药物中毒性肝炎等疾病。男28例,女1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6.2岁,平均病程4.5年。
2.诊断标准 (1)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每周140克,女性70克;(2)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胃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3)除原发疾病临床表现外,有乏力、消化不良、肝区隐痛、肝脾肿大等非特异性症状及体征。(4)可有超重/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5)血清转氨酶和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可由轻至中度增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过去俗称的“GPT”)升高为主。(6)中医诊断标准:右胁胀痛,胁下痞块,胸闷腹胀,食欲减退,大便不实或溏,精神不振,舌苔薄白。
3.治疗方法 患者治疗期间,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及合理运动方案,控制体重,不应用其他保肝、降脂等药物。在此基础上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称取春砂花2.5g、八月札20g、橘络4g、化香树果14g、青香藤7g、甘松3g、土木香5g、黔羊蹄甲7g、老鼠竻45g、三十六荡6g、水紫菀7g、柠檬叶12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服3个月。
4.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肝脏大小正常,回声均匀,肝血管清晰;血脂三项均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肝脏大小正常,回声稍增强,肝血管清晰;血脂三项正常。有效:症状体征减轻,B超检查和血脂化验检查略有好转。无效:症状体征不变,B超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未改善。
5.治疗效果 治疗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治愈21例(50%),显效8例(19%),有效12例(28.6%),无效1例(2.4%),总有效率97.6%。服药期间所有病例无不良反应,一年后随访无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纪昌,未经杜纪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8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写字电子限距器
- 下一篇:用于估计对象信息的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