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沉积Cu-W-Co合金镀层的电镀液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2627.3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3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会;郭忠诚;刘烈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D3/58 | 分类号: | C25D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积 cu co 合金 镀层 电镀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沉积Cu-W-Co合金镀层的电镀液及其方法,属于多元铜合金电镀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万能触头”AgCdO其耐电弧,抗熔焊,耐机械磨损,耐腐蚀,稳定且较低接触电阻,良好加工性和可焊性等优点而被广泛用于各类中、低压电器中。一般“万能触头”AgCdO采用电镀的方法制备,电镀具有低温操作,成本较低,工艺易于控制,成分均匀等特点,制备的含银电接触功能镀层材料在生产实践中也有不错的应用效果,但镀液往往含有毒性氰化物,且银资源稀缺昂贵。同时因“镉毒”,欧盟WEEE和ROHS指令已明确在电子电器产品中禁止使用镉、铅等6种害物质,而且触头失效后银回收率低,造成资源稀缺昂贵。
鉴于此,随着节约环保理念的推崇,无镉无银铜基电接触材料研究受到广泛的研究开发。其中铜钨假合金是铜基电接触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由于以Cu、W组分熔点差异大,现行的制备工艺主要以粉末冶金和其衍生工艺为主。
由于无法从水溶液中直接电镀Cu-W假合金,在镀Cu液中添加W微粒,电沉积制备Cu-W合金已有报道,但其硬度、抗氧化能力还略显不足。但Co可以改善粉末冶金电接触材料质量,达到力学性能与电学性能匹配。由于Co-W合金具有硬度、耐蚀性、耐磨性、抗高温氧化性高的等优点,因此制备Cu-W-Co多元合金电接触镀层工艺成为关键,但由于Cu-Co合金常温下相溶性差,通过常规方法制备Cu-W-Co多元合金较困难,但通过热力学分析,在水溶中电镀Cu-W-Co多元合金是有可能的,因此本发明采用电镀法制备Cu-W-Co多元合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沉积Cu-W-Co合金镀层的电镀液及其方法。该电镀液无毒、环保、稳定,无贵重金属;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能耗低,效益高,低温操作方便,且在易于控制的情况下,能获得表面硬度较高、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较强以及抗高温氧化的Cu-W-Co合金镀层,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沉积Cu-W-Co合金镀层的电镀液,该电镀液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可溶性铜盐5~50g/L、可溶性钴盐60~120g/L、钨酸钠50~150g/L、络合剂100~300g/L、缓冲剂5~40g/L、光亮剂0.2~3g/L、润湿剂0.1~1g/L、添加剂0.1~1g/L,其中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摩尔分数比为1~1.3:1。
一种电沉积Cu-W-Co合金镀层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以包括以下浓度的组分:可溶性铜盐5~50g/L、可溶性钴盐60~120g/L、钨酸钠50~150g/L、络合剂100~300g/L、缓冲剂5~40g/L、光亮剂0.2~3g/L、润湿剂0.1~1g/L、添加剂0.1~1g/L的混合试剂为电镀液,其中络合剂与金属离子的摩尔分数比为1~1.3:1,阳极为石墨,阴极为处理过的高导电性纯铜或铜合金基体,在PH为4~11、温度为25~80℃、电流密度为1~20A/dm2条件下电镀0.5~3h,即能在阴极上制备得到Cu-W-Co合金镀层。
所述可溶性铜盐为硫酸铜、或硫酸铜和氯化铜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可溶性钴盐为硫酸钴、或硫酸钴和氯化钴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络合剂为焦磷酸盐、焦磷酸、柠檬酸盐、柠檬酸、酒石酸钾钠、乙二胺、氟硼酸、氟硼酸盐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所述缓冲剂为硼酸、硼酸盐、铵盐或醋酸盐。
所述光亮剂为丁炔二醇、聚乙二醇、明胶、糖精、糖精钠、葡萄糖、香豆素、硫脲的一种或几种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盐或十二烷基磺酸盐。
所述添加剂为稀土氯化物或稀土硫酸物。
上述高导电性纯铜或铜合金基体的处理过程为:打磨-除油-水洗-酸洗-水洗。
上述电镀过程中搅拌速率为300~10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该电镀液无毒、环保、稳定,无贵重金属;(2)该方法工艺流程短,成本低,能耗低,效益高,低温操作方便,且在易于控制的情况下,能获得表面硬度较高、耐蚀性、耐磨性、导电性较强以及抗高温氧化的Cu-W-Co合金镀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Cu-W-Co合金镀层SEM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Cu-W-Co合金镀层能谱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Cu-W-Co合金镀层SEM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Cu-W-Co合金镀层能谱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6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