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2309.7 | 申请日: | 2013-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2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0 | 分类号: | B65H54/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228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无论在纺织工业还是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将杂乱的线材缠绕整齐,然后用于纺织,人们有的通过手工绕线的方式绕线,这样比较累,而且也不效率,还有的桶过纺织机绕线,但市场上的绕线机只能单独绕线,不能同时绕线,也不效率,而且市场上的绕线机不能适用各种大小的绕线筒,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绕线装置,能够同步缠绕线材,还能适用于各种大小的绕线筒,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步绕线装置,包括工作台、横板、驱动装置、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所述横板定位于工作台上,所述主动转轴与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主动转轴与从动转轴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上设有卡盘,所述卡盘设有卡槽,所述卡槽能够自由调节其大小,所述主动转轴上设有第一链轮,所述从动转轴上设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二链轮位于横板下
方,所述卡盘位于横板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盘上设有挡片,所述挡片位于卡槽的四周,所述挡片能在卡槽中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盘上设有两个旋钮,所述旋钮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控制挡片之间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卡盘上设有凹槽,所述定位杆定位于凹槽中,所述定位杆供线材缠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槽开口处设有盖子,所述盖子翻转连接在卡盘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卡盘上设有能够自由调节大小的卡槽,从而实现该绕线装置能够适用各种大小的绕线筒,通过主动转轴带动第一链轮转动,再由第一链轮通过链条带动第二链轮转动,从而使从动转轴同步转动,从而实现该装置同步绕线,通过横板将第一、二链轮与卡盘隔开,使绕线的时候线材不会卷被到链轮或链条上,使绕线过程更加顺畅,当绕线时,不需要使用绕线筒时,则将定位杆装入卡槽,然后将线材绕在该定位杆上,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绕线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同步绕线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卡盘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横板;3-驱动装置;4-主动转轴;5-从动转轴;6-卡盘;7-卡槽;8-第一链轮;9-第二链轮;10-链条;11-挡片;12-旋钮;13-定位杆;14-凹槽;15-盖子。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同步绕线装置,包括工作台1、横板2、驱动装置3、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5,所述横板2定位于工作台上,所述主动转轴4与驱动装置3连接,所述主动转轴4与从动转轴5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4和从动转轴上5设有卡盘6,所述卡盘6设有卡槽7,所述卡槽7能够自由调节其大小,所述主动转轴4上设有第一链轮8,所述从动转轴5上设有第二链轮9,所述第一链轮8与所述第二链轮9通过链条10连接。通过能够自由调节大小的卡槽7,使人们在绕线时可以自由选择各种大小的绕线筒,将绕线筒卡入卡槽7中,使其跟随卡盘6一起旋转,主动转轴4转动时带动第一链轮8转动,第一链轮8通过链条10带动第二链轮9转动,从而使从动转轴5同步转动,这样就能同步绕线,不用单独绕线,可以同时绕线,使用起来相当方便,结构也很简单。
所述第一、二链轮8、9位于横板2的下方,所述卡盘6位于横板2的上方。横板将第一、二链轮8、9与卡盘6隔开,使绕线的时候线材不会被卷到第一、二链轮8、9或链条7上,保证了绕线过程的顺畅。
所述卡盘6上设有挡片11,所述挡片11位于卡槽7的四周,所述挡片11能在卡槽7中移动。通过卡槽7四周的挡片11能够在卡槽7中移动,从而实现卡槽7大小的调节,使其可以装夹各种大小的绕线筒。
所述卡盘6上设有两个旋钮12,所述旋钮12能够在两个方向上控制挡片11之间的距离。通过旋转旋钮12,从而调节挡片11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卡槽7大小的条件。
还包括定位杆13,所述卡盘6上设有凹槽14,所述定位杆13定位于凹槽14中,所述定位杆13供线材缠绕。当绕线时,不需要使用绕线筒时,则将定位杆13装入卡槽,然后将线材绕在该定位杆1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晨彩纺织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3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3D立体视差估计的自适应彩色空间转换
- 下一篇:一种中间支承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