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2107.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5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天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6 | 分类号: | 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地址: | 10008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内耗 评估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内耗评估技术,尤其涉及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的内耗是反应动力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长期以来,现有技术中对动力电池的内耗的评估主要通过动力电池的内阻的大小来判断。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通过试验及研究发现,动力电池内阻的大小仅可以部分反映内耗情况,例如内阻大的动力电池不一定比内阻小的动力电池的内耗大,因此,除了内阻外,还存在其他影响动力电池的内耗的因素。因此,如何更客观准确的对动力电池的内耗大小进行评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更客观准确的对动力电池的内耗大小进行评估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及评估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端电压和电池内阻;
根据公式H=RC/V计算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其中,H为所述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R为所述电池内阻,C为所述电池容量,V为所述电池端电压。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所述电池容量通过电池容量测量仪测得。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所述电池端电压以及所述电池内阻通过电池综合性能测试仪测得。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所述动力电池为单个动力电池或动力电池组。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所述动力电池为化学电池,所述化学电池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铅酸电池、铅晶体电池或铁锂电池。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中,首现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端电压和电池内阻;然后根据公式H=RC/V计算获取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其中,H为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R为电池内阻,C为电池容量,V为电池端电压。由于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除考虑到电池内阻这一影响电池内耗的因素外,还综合考虑到电池容量和电池端电压这两个影响电池内耗的因素,从而使得通过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获得的电池内耗指数更能客观反映出电池的实际内耗的大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端电压和电池内阻;
内耗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公式H=RC/V计算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指数,其中,H为所述动力电池的内耗,R为所述电池内阻,C为所述电池容量,V为所述电池端电压;
输出显示模块,用于将所述内耗计算模块计算出的内耗指数输出显示。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电池容量是由电池容量测量仪测得的;所述参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电池端电压和电池内阻是由电池综合性能测量仪测得的。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所述动力电池为单个动力电池或动力电池组。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所述动力电池为化学电池,所述化学电池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铅酸电池、铅晶体电池或铁锂电池。
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中,首现参数获取模块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容量、电池端电压和电池内阻;然后内耗计算模块根据公式H=RC/V计算获取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其中,H为动力电池的内耗指数,R为电池内阻,C为电池容量,V为电池端电压。由于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除考虑到电池内阻这一影响电池内耗的因素外,还综合考虑到电池容量和电池端电压这两个影响电池内耗的因素,从而使得通过本发明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装置获得的电池内耗指数更能客观反映出电池的实际内耗的大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内耗的评估方装置的组成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天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普天新能源车辆技术有限公司;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2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