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柿果采后的保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21721.7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4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静;唐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23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柿果采后 保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实保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柿果采后的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柿果实在采摘后或经过脱涩处理达到可食状态的过程中往往容易软化,采后保鲜技术环节薄弱极大限制了柿鲜果的海内外运输和流通,是制约目前柿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而目前柿产业的采后贮藏(运输)保鲜环节中尚无安全有效的保鲜技术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对柿果采后的保鲜方法,以获得最佳保鲜处理方案。
一种柿果采后的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幼果期的柿树向其结果枝及结果枝上着生叶喷施由浓度为100μmol/L-500μmol/L的吲哚乙酸和浓度为100μmol/L-500μmol/L的赤霉素组成的混合溶液I,至结果枝和枝上所有叶片充分被浸润;
(2)、成熟期向结果枝、及结果枝上着生叶喷施由浓度10μmol/L-50μmol/L的吲哚乙酸和浓度为10μmol/L-50μmol/L的玉米素组成的混合溶液II,至结果枝和枝上所有叶片充分被浸润;
(3)、果实采收时保留长度为5-10cm的部分或全部结果枝及结果枝上的叶片2-8片。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溶液I的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适量吲哚乙酸粉末加入无水乙醇中使其完全溶解,至吲哚乙酸的浓度为100μmol/L-500μmol/L;
(2)、称取适量赤霉素试药粉末,将其直接溶于蒸馏水中,至赤霉素浓度为100μmol/L-500μmol/L;
(3)、将步骤(1)、(2)配制的溶液按浓度为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溶液II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适量吲哚乙酸试药粉末加入无水乙醇中使其完全溶解,至吲哚乙酸的浓度为10μmol/L-50μmol/L;
(2)、称取适量玉米素试药粉末加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使其完全溶解,至玉米素浓度为10μmol/L-50μmol/L;
(3)、将步骤(1)、(2)配制的溶液按浓度为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本发明通过对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结果枝和其上着生叶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保叶处理,以及果实采收时保留部分或全部结果枝及其上叶片,有效延缓采后果实软化进度。本发明无需直接向果实表面施用任何化学制剂,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鲜技术措施,在柿产业链中采后贮藏(运输)保鲜环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在果实不同熟度期,对结果枝不同节位进行摘叶和摘叶数量(叶面积)处理,进行不同浓度和不同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保叶处理,从而抑制了果实的内源乙烯合成量,通过对不同处理的果实成熟指标和果品品质进行相关分析,获得最佳处理方案,开发出在采前和采收时就开始进行果实采后保鲜的技术措施。
本发明中结果枝是指直接着生花或花序并能开花结果的枝叫做结果枝。葡萄、柿、栗、柑橘、核桃、山楂等果树的结果枝是指由结果母枝顶芽或腋芽萌发结果的当年生枝,且多为短果枝(长5-15cm)。结果枝上着生的叶片即为结果叶,即结果枝上着生叶。
本发明通过将同果园里面积为1亩的柿树平均分为2半,一半为实验组,一半为对照组,在三个不同地区的三个果园共3亩的柿林分别进行试验。
实施例1:
(1)、对幼果期的柿树向其结果枝及结果枝上着生叶喷施浓度为吲哚乙酸和赤霉素的混合液I,该混合溶液I中吲哚乙酸与赤霉素的浓度均为100μmol/L,喷施混合液至结果枝和枝上所有叶片充分被浸润;成熟期向结果枝、结果叶喷吲哚乙酸和玉米素的混合溶液II,该混合溶液II中吲哚乙酸与玉米素的浓度均为10μmol/L,喷施混合溶液至结果枝和枝上所有叶片充分被浸润;
(2)、果实采收时保留长度为5cm的部分或全部结果枝及结果枝上的叶片2-8片;
(3)、将采摘后的柿子放入体积为100mm×140mm×300mm的密闭空间内,放置10小时。
对比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1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持工具
- 下一篇:具有双采集装置的毛细管微小透明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