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辅助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1167.2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立巍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06;C08F2/38;C08F4/40;C04B24/26;C04B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49 辽宁省沈阳市于***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辅助 相合 羧酸 水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中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外加剂是现代混凝土必不可少的组份之一,其中减水剂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外加剂。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强度、节约水泥。在众多减水剂中,聚羧酸减水剂由于减水率高,合成工艺简单,安全环保,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性能减水剂。
目前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主要生产工艺有两种:1、酯化大单体两步法合成;2、醚类大单体一步法合成。两种合成工艺,都需要在水为溶剂的反应介质中进行,生产时间在6~10小时,只能得到固含量20~45%的水剂产品,使用过程中运输成本较高。如果需要得到粉剂固体产品,需要真空干燥设备,投资运行成本较高,并且聚羧酸减水剂为热敏型高分子材料,经过干燥处理后产品减水性能会有所下降。在此处键入背景技术描述段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聚羧酸减水剂合成时间长,只能得到水剂产品的不足,提供一种微波辅助固相合成的方法,具有合成时间短,设备要求不高,直接得到固体或膏体产品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微波辅助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应在微波辅助下通过固相反应完成。
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醚单体、引发剂、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50%的水组成的糊状混合物置于功率可调的微波炉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固体或膏状聚羧酸减水剂。
所述的辅助反应的微波功率应控制在0.2~2千瓦,其特征在于辅助反应的微波功率应控制在0.5~1.2千瓦。
所述的反应持续15~60分钟,其特征在反应持续25~40分钟。
本发明所提出的微波辅助固相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的方法适应性好,适用于目前已有的聚醚聚羧酸减水剂的生产配方。
聚醚可以是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引发剂可以是过硫酸铵、双氧水、过硫酸钠和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还原剂可以是维生素C、亚硫酸氢钠、吊白块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小分子单体可以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顺酐中的一种。
链转移剂是巯基乙醇、巯基乙酸、巯基丙酸、磷酸三钠、异丙醇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具体合成方法如下:
将聚醚单体、引发剂、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50%的水组成的糊状混合物置于功率可调的微波炉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固体或膏状聚羧酸减水剂。
本发明提出的工艺与现有水溶液合成工艺相比,具有:
1、 合成简单,设备投资小;
2、 直接得到固体或膏状产品,产品含水率在10%以下,运输方便。
实施方案:
实施例1
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15g丙烯酸,0.3g维生素C、0.2g巯基乙酸和15g水充分混合,将混合好的液体与100g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1g过硫酸铵充分混合,得到糊状物。将糊状物置于平底盘上铺匀,将微波炉功率调制0.8千瓦,反应40分钟,得到含水5.22%的聚羧酸减水剂固体产品。
实施例2
第一步备料:按照原料配比称取各组份,将16g甲基丙烯酸,0.3g吊白块、0.2g巯基乙酸和16g水充分混合,将混合好的液体与100g异丁烯醇聚氧乙烯醚、0.5g双氧水充分混合,得到糊状物。将糊状物置于平底盘上铺匀,将微波炉功率调制1.0千瓦,反应30分钟,得到含水3.82%的聚羧酸减水剂固体产品。
对以上2个实施例合成的聚羧酸减水剂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1:本发明产品与国内外产品净浆实验对比(GBT8077-2000)。
本实验水泥为冀东42.5水泥300g,水87g,减水剂折固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具体实验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净浆实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立巍,未经王立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1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