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用冷却器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0801.0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2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涛;汪振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B23P1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废气 再循环 冷却器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用冷却器的生产方法,属于内燃机废气再循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技术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有效方法。高温富氧是氮氧化物的主要生成环境,废气再循环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进气中的氧气浓度和缸内最高燃烧温度,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而采用冷却的废气再循环技术对于氮氧化物、颗粒物的排放以及燃油的消耗率都有积极的影响。
废气再循环冷却器所要冷却的对象是再循环的高温废气,这就要求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尽量使用尽可能小的冷却面积却实现较大的热量交换,同时要尽可能提升废气再循环冷却器的冷却效率,还要兼顾并适应内燃机振动较大的特点。
所以废气再循环冷却器必须满足如下条件:第一,冷却器需要经受的住高温和腐蚀;第二,需要冷却器体积不大、能够有较好的散热、压力降要减少到最小、不容易被堵住。考虑到上述两点因素,现在被废气再循环冷却器所使用的冷却器有如下二种:板翅式冷却器和管壳式冷却器。
板翅式冷却器,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但是制造工艺复杂、容易堵塞,清洗检修很困难,不适于汽车废气的换热。
管壳式冷却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壁面的清洗比较容易,可以适用于各种比较复杂的工作环境,所以管壳式冷却器在废气再循环冷却器里比较常见,但是管壳式冷却器换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较低。
翅片型管壳式冷却器是在换热管制作完成后,在换热管的外壁上焊接翅片。这种工艺虽然可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但是制作工艺复杂,而且翅片只能焊接在换热管的外部,换热管的内部无法制作翅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翅片型管壳式冷却器制作工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用冷却器的生产方法,包括换热管制作、管板制作、壳体制作、装配焊接过程,其特征在于,换热管制作是采用铸造工艺一次生产出内部和外部都设有翅片的换热管。
上述生产方法,在换热管铸造完成后,截成需要的长度,再切除两端的外部翅片。
此时,换热管可以与管板进行装配焊接,然后与壳体、冷热流体进出口进行装配焊接,即可得到冷却器。
有益效果是:采用铸造工艺,可以同时形成换热管的内部翅片和外部翅片,工艺简单,而且解决了焊接法不能在换热管内部形成翅片的问题。换热管铸造完成后,根据需要截成不同的长度,再切除两端的外部翅片,即可与管板进行装配焊接,便于生产不同长度的换热管和冷却器,工艺灵活性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内燃机废气再循环用冷却器的生产方法,包括换热管制作、管板制作、壳体制作、装配焊接过程。翅片型冷却器的难点在于翅片型换热管的制作。
本发明提出的方案是采用铸造工艺一次生产出内部和外部都设有翅片的换热管。采用铸造工艺生产的换热管,管子的全部长度上都有翅片分布,可以根据需要,截成一定的长度,切除两端的外部翅片,即可与管板进行装配作业,然后与壳体、冷热流体进出口进行装配焊接,即可得到冷却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这种采用铸造工艺生产翅片型换热管,进而生产翅片型管壳式冷却器的方法,不需要焊接翅片,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而且可以生产出换热管内部带翅片的冷却器,换热管上也不会因为焊接而产生应力不均匀、腐蚀等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
本发明可用其他的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具体形式来概述。因此,在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认为是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技大学,未经广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0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内燃机车的柴油机的系统及内燃机车
- 下一篇:增容循环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