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20687.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7/22 | 分类号: | C12P7/2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龙芳;许伯严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藜芦 转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法将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活性多酚化合物,具有抑制肿瘤、保护心血管、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多种药理作用,被列为抗心血管病、抗癌最有前途的药物之一。
目前,制备白藜芦醇的方法主要包括:1.植物提取法,转化率低,成本高。2.化学合成法,合成步骤繁多,白藜芦醇极易被氧化,反应产率受限制;合成过程所用的许多催化剂和化学试剂都具有一定危害性,环境污染严重。3.植物细胞培养法,高产细胞株的遗传性状不稳定等原因,难以迅速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由此可见,上述方法各有利弊。寻找一种转化率高,成本低的白藜芦醇制取方法,已成为目前白藜芦醇生产行业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化率高,成本低的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白藜芦醇苷转化为白藜芦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内生真菌L1孢子悬浮液制备:从内生真菌L1 PDA斜面上挑五环菌体于10ml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
所述内生真菌L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58(参见申请号为201110130127.1的专利申请文件);
(2)培养基准备:将新鲜虎杖粉碎至200目,按质量比虎杖1.5wt%、无水乙醇 2 wt%、 CMC-Na 2.5 wt%、 NH4NO3 0.2 wt%、Na2HP040.06 wt%、 CaCl20.1 wt%配制发酵培养基,调起始pH值为4.5-5.5;
(3)发酵:先将步骤(2)中的培养基经121℃、30min湿热灭菌;再将内生真菌L1孢子悬浮液,接入起始pH 4.5-5.5的培养基中,接种量为相当于培养基体积的5-10%(优选 9%), 在250ml三角瓶中,培养基的装液量为30mL,在培养条件为温度 26-30℃、转速 200-220r/min下,发酵36-60h,即成。
HPLC检测发酵液中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含量,转化率≥60%,转化后发酵液中白藜芦醇含量≥30 u g/mL。
本发明之微生物法转化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先从新鲜虎杖上分离、纯化出内生真菌L1,然后根据L1的生长性质特点,配制特定的培养基,在一定培养条件下通过L1转化虎杖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确保白藜芦醇的高含量,进而提高白藜芦醇的产量。白藜芦醇苷就是虎杖的组成成分,传统提取只能提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不能提取白藜芦醇苷,本发明就是通过转化虎杖中的白藜芦醇苷为白藜芦醇,进而提高产量。
本发明工艺发酵条件简单,易控制,酶转化专一性强,转化率高,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是生产制备天然白藜芦醇的最好途径之一;且可实现工业化生产,环境污染小,资源环境友好,是生产天然白藜声醇高值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内生真菌L1孢子悬浮液制备:从内生真菌L1 PDA斜面上挑五环菌体于10ml生理盐水中,充分震荡;
所述内生真菌L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4558(参见申请号为201110130127.1的专利申请文件);
(2)培养基准备:将新鲜虎杖粉碎至200目,取200目新鲜虎杖粉末0.45g(虎杖1.5wt%)、无水乙醇0.6g(2%)、CMC-Na0.75g(2.5%)、NH4NO30.06g(0.2%)、Na2HP040.018g(0.06%)、CaCl20.03g(0.1%)配制成发酵培养基;调起始pH为5.5;
(3)发酵:先将步骤(2)中的培养基经121℃、30min湿热灭菌;再将2.7ml的内生真菌L1孢子悬浮液接入250ml三角瓶中,所述三角瓶中装有30mL起始pH 5.5的培养基,再在培养条件为温度 28℃、转速 220r/min下,发酵60h,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科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06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