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复合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20064.4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2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超;丰俊湘;陈慧雪;周晓;林梅绪;王东勇;周春发;宋岱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08;B32B27/16;B32B3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丙烯 复合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人类对各种材料进行表面装饰和保护有着悠久的历史,覆膜表面装饰技术则是现代的表面装饰技术中先进的常用的方法,覆膜表面装饰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很大的发展,覆膜装饰材料的基膜在我国主要还是采用聚氯乙烯薄膜。随着环保概念的不断推广,人们对聚氯乙烯的非议越来越多。在热塑性塑料范围内,工业上希望用一种树脂替代另一种热塑性树脂,首选考虑的就是用聚丙烯(PP)去替代。近年来,聚丙烯以其品种繁多、适用面广、低密度、价格低廉、环保、耐热性好及轻量化等优点,市场占有率呈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然而,聚丙烯薄膜存在可印刷性欠佳,耐刮擦不良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印刷性佳,耐刮擦好、可进行二次加工的聚丙烯复合薄膜。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包括PP膜层、依次位于PP膜层上面的底涂层、印刷层、UV涂层(UV是紫外,UV涂层是指涂层是能通过紫外光照射交联、固化的涂层))、聚氨酯涂层,底涂层是CPP(氯化聚丙烯)底涂材料或反应型聚氨酯(PU)涂层,PP膜需要经过电晕、火焰处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中的一种以上的表面处理。
这里,UV涂层是软的UV固化涂层(UV固化是使用紫外线辐照涂层,使涂层交联,固化)。
本发明提出PP膜层(第⑤层)与印刷层(第③层)之间添加一层底涂层。底涂层(第④层)可以是CPP(氯化聚丙烯)底涂材料或反应型聚氨酯(PU)涂层。由于印刷层不耐溶剂,也不耐刮,因此印刷层在日常使用中容易受损。本发明提出在印刷层上面涂覆一层UV涂层(第②层),然后经过固化。为了提高产品表面的耐刮性,必须在软UV层上涂覆一层聚氨酯涂层(第①层)。利用第①层良好的耐刮性和第②层的耐溶剂性和可吸塑性,共同保护了第③层。
其中,第⑤层PP膜需要经过表面处理,可以使用电晕、火焰处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等方法。经表面处理后,PP膜表面产生活性基团或者游离基,容易与底涂层(第④层)材料发生反应,增加第④层的附着力。
第④层若是CPP涂层,那是底涂专用的CPP涂层,主要原理是CPP结构中,带有氯(-Cl-)基团,带有极性,与极性的印刷层紧密结合,分子结构中非极性的丙烯基团与非极性的聚丙烯膜紧密结合,CPP起到相容剂的作用。第④层若是反应型PU底涂层,可以是水性的也可以是油性的。反应型PU与PP膜表面经电晕、火焰处理、等离电子体处理所产生的活性基团或游离基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连接,从而达到良好的附着力。
第②层的UV固化涂层需要是软的UV固化涂层。硬UV固化涂层
耐磨性、耐溶剂性和耐刮性好,也能起到保护印刷层的作用,但是硬的UV固化涂层比较脆,容易出现断裂,因此不能进行吸塑成型或其他二次加工。若PP膜不需要进行吸塑、贴合工艺时,可以使用硬的UV固化涂层。若产品需要进行吸塑、贴合等工艺,那必需采用软的UV固化涂层。软UV层耐磨性和耐溶剂性能好,但耐刮性能差。因此使用软UV固化涂层之上需要添加一层耐刮的PU涂层,以保护产品表面的耐刮性、美观性。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可印刷性佳,耐刮擦好、可进行二次加工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包括PP膜层5、依次位于PP膜层5上面的底涂层4、印刷层3、UV涂层2、聚氨酯涂层1,底涂层4是CPP(氯化聚丙烯)底涂材料或反应型聚氨酯(PU)涂层,PP膜5需要经过电晕、火焰处理、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中的一种以上的表面处理。
这里,UV涂层2是软的UV固化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200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