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19410.7 | 申请日: | 2013-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35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崔学军;李占锋;高岩;王洪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42;A61K47/18;A61K47/02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磁性 纳米 粒子 微胶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胶囊是一种由成囊物质组成的具有特定几何结构的微型容器或包装物,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性能的多变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农业、食品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都有显著的应用。制备微胶囊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是天然高分子材料(蛋白质、脂类等)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PMMA、聚乳酸等),也可以是无机化合物(SiO2、CaCO3等)。其中,天然高分子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和易降解性,在微胶囊的制备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制备微胶囊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成囊机理,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物理法(喷雾干燥法、空气悬浮法、真空蒸发沉积法等)、物理化学法(水相分离法、囊心交换法、挤压法等)和化学法(原位聚合法、界面聚合法、分子包囊法等)。近几年,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微胶囊化的技术,如表面接枝、模板聚合、层层自组装等。这些技术都是基于化学反应的微胶囊化方法,具有结构可控、性能可调、易于赋予各种特征功能等特点。但是这些方法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耗时长,并且很容易引入杂质等,这限制了它们的实际应用性。
利用超声辐射制备蛋白质微胶囊的方法最早是由美国的科学家Suslick等人在九十年代初发明的,他们利用高强度的超声辐射将气体或不溶于水的液体用蛋白质囊括,制备成蛋白质微胶囊。由于这种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快捷又绿色环保,并且得到的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靶向药物技术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专利CN101953817B利用声化学法合成了一种载油溶性物质的微胶囊,囊壁材料为蛋白质或聚合物。磁性微胶囊的制备已有报道,既可以通过层层自组装的方法将磁性物质引入到囊壁,也可以利用声化学法直接将磁性物质包埋在囊芯材料中,然而,前者的制备过程比较繁杂,后者虽然制备方法简单,但是磁性物质可能会与囊芯中的药物发生作用,直接影响药物的药效和磁性物质的靶向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制备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的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是以含巯基的氨基酸或多肽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的交联膜为囊壁,装载有疏水性药物的油相为芯材的载药微胶囊。
所述的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含巯基的氨基酸或多肽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分散到水相里;将疏水性药物分散在油相中,配成与水不相溶的分散液;然后在油/水的两相界面进行超声辐射,即可获得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
所述的磁性纳米粒子是具有超顺磁性纳米粒子Fe3O4、γ-Fe2O3、CoFe2O4、Mn Fe2O4或Ni Fe2O4等铁氧体类材料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含巯基的氨基酸或多肽是半胱氨酸或谷胱甘肽。
所述的疏水性药物是紫杉醇、洛莫司汀、人参皂苷、喜树碱或水飞蓟素等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油相是生物医药可用的各种动物油、植物油、微生物油脂、矿物油、硅油类或其他无毒液态有机物。
本发明的原理:利用高强度超声波在油/水界面的催化作用,促使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的含巯基的氨基酸或多肽发生交联,形成稳定的交联膜,并将载有疏水性药物的油相包埋,形成以含巯基的氨基酸或多肽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的交联膜为囊壁,装载有疏水性药物的油相为芯材的载药微胶囊。
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可以将磁性纳米粒子直接负载在微胶囊的囊壁上,避免了磁性纳米粒子的团聚;磁性纳米粒子均匀分布在微胶囊的囊壁上,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磁性纳米粒子与装载于囊芯中的药物的接触,从而降低其对药效和靶向性的影响;利用磁性纳米粒子的磁靶向性实现药物的可控靶向传输;利用二硫键的还原响应性实现药物的可控靶向释放;该发明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快捷,且不易引入杂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囊壁含有磁性纳米粒子的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是以含巯基的氨基酸或多肽修饰的磁性纳米粒子的交联膜为囊壁,装载有疏水性药物的油相为芯材的载药微胶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