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容不同密码设备的访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9139.7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62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瑜;田健生;刘静;许俊杰;王大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46 | 分类号: | G06F21/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海淀区蓝靛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容 不同 密码 设备 访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信息安全领域,尤其涉及兼容可信计算领域的不同密码设备的访问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很多对安全要求较高的信息系统均部署了密码设备,以提高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与之相关标准主要有:
RSA Security Inc.组织发布的PKCS标准组。
GM/T 0011-2012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支撑平台功能与接口规范》
GM/T 0012-2012 《可信计算可信密码模块接口规范》
GM/T 0016-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规范》
GM/T 0017-2012 《智能密码钥匙密码应用接口数据格式规范》
GM/T 0018-2012 《密码设备应用接口规范》
GM/T 0019-2012 《通用密码服务接口规范》
现有市场上密码设备种类繁多。设备形态主要包括PCI设备、USB设备、嵌入式设备等,各种设备执行的设计标准及接口标准不统一,造成各种设备之间功能接口、性能差异巨大。
例如,虽然大部分通用密码设备符合PKCS规范,但很少有设备提供了内核层调用接口。而且一些专用设备的调用接口及运行方式更是千差万别,造成基于密码设备进行安全软件开发的不便。此外,有些设备也存在计算性能瓶颈,部署后,可能导致计算机系统性能严重下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容不同密码设备的访问方法,实现不同的密码设备的可信访问,提高密码设备的访问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容不同密码设备的通用访问方法,通过可信软件栈访问密码设备,可信软件栈包括TSI模块、KTSI模块、TCS模块和TDDI模块,所述的访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TSI模块和KTSI模块分别在应用层/内核层接收用户的访问请求;
(2) TSI模块和KTSI模块判断调用参数的合法性,通过后将访问请求发送至TCS模块;
(3) TCS模块判断调用者权限,若合法,则对调用进行序列优化和串行化后发送至TDDI模块;
(4) TDDI模块接收上层TCS模块下发的命令,按密码设备硬件规定的命令报告格式封装后转发给下层驱动,实现对密码设备的访问;
(5) 将密码设备返回的运算结果按调用路径反向回传给调用者。
如上所述的访问方法,所述步骤(2)中,所述TSI模块/KTSI响应用户的访问密码设备的请求的处理流程进一步包括:
(1) 用户调用TSI模块于应用层或KTSI模块于内核层提供的接口;
(2) TSI模块/KTSI模块对输入参数进行检查,参数合法进入下一步骤;
(3) 传输到内核TCS模块进行后继处理,否则通过调用接口向调用者返回错误信息;
(4) TCS模块处理返回后,向调用者返回调用结果。
如上所述的访问方法,所述TSI到TCS的传输方式包括ioctl、netlink、独立System_Call应用/内核间通信方式,所述KTSI到TCS的传输方式为函数调用。
如上所述的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TCS模块的处理流程包括:
(1) TCS模块接收TSI模块/KTSI模块传输的调用指令;
(2) TCS模块对调用指令的上下文进行分析,若指令是对连续数据进行操作,则将数据存入数据操作缓冲区;
(3) 若操作缓冲区长度超过了当前加密设备单次处理长度限制,则将等于当前加密设备单次处理长度的数据做为参数,加入调用队列,否则直接返回调用者,等待后继数据;
(4) 工作线程检查队列长度,如果队列长度超过了预设限制,则过滤队列中可以使用软算法进行计算的指令,用软算法计算后返回调用者;
(5) 工作线程将队列中的指令按优先级发送给TDDI模块;
(6) 将TDDI模块返回的数据回复给上层调用者。
如上所述的访问方法,所述TCS模块对调用指令的上下文进行分析,若指令是对连续数据进行操作的操作包括加密或摘要计算。
如上所述的访问方法,所述的步骤(3)中,还进一步包括TCS模块维护调用队列,并建立工作线程对调用队列进行轮询,按优先级向tddi模块的转发队列中的指令,从而实现串行化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可信华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1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怀地黄复方饮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富硒酥脆板栗食品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