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缸在金属压铸模具中的斜抽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9055.3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07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牟维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牟维军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04155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缸 金属 压铸 模具 中的 斜抽芯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金属压铸模具的侧面抽芯机构,是液压缸在金属压铸模具中的斜抽芯机构。
背景技术
在金属压铸模具侧面抽芯设计上,目前业内所采用的机构较多,通常采用的机构有如下几类:(1)手动侧向抽芯机构,它包括螺纹抽芯、齿轮齿条抽芯、活动镶块抽芯。(2)机动侧抽芯机构,它包括斜导柱抽芯、斜滑块抽芯。(3)气动或电动侧向抽芯。以上几类抽芯机构是针对制品侧壁或内腔上带有孔或侧凹、侧凸等阻碍制品成型后直接脱模时,必须将成型侧孔或侧凹、侧凸的零件设计成活动的,在模具闭合时,这些零件能成型制品形状,在模具打开时,这些零件能完成阻碍直接脱模的某个部位先脱出,在制品推出模具前必须先抽出侧型芯,然后再从模具中推出制品,这样完成制品侧型芯的抽出和复位的机构称为侧向抽芯机构。上述几种侧向抽芯机构,虽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它们都存在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的共性,而气动和电动侧抽芯虽生产效率高,但是在模具制造时得制造较多的辅助机构来安装电动机或气缸,并且安装、调试不便。由于电动机或气缸较大,因此模具也得相应地增大体积,于是造成模具制造成本提高。为了克服上述几类侧抽芯机构的不足,特提供如下一种抽芯机构供行业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提供液压缸在金属压铸模具中的斜抽芯机构,它是依靠安装在模具外侧面的液压缸来带动模具成型零件的抽芯,它的优点是传动平稳,可以根据铸件所需抽芯力的大小和抽芯行程来设置液压系统,可以得到较大的抽芯力和较长的抽芯行程。在使用时只需将其与模具中的侧向抽芯零件连接,调整后就可以实现抽芯。该模就是利用液压缸具有的这一特点,把它利用到铸件的斜孔抽芯上。该模由于铸件形状特殊,铸件外形由多段外圆弧和内圆弧组成,铸件的尾部又有一斜孔,铸件的尺寸较大,斜孔的抽芯又长,因此在模架的选择上选择1000×500的模架。在铸件的分型上,选择铸件内圆弧和外圆弧多段组成部分分型,其分型后,铸件的外表面成型在模具定模仁上,铸件的内表面及铸件内表面上的柱位成型在模具动模一方。由于铸件尺寸较大,模具中的定模仁、动模仁为了机床加工方便,因此采用四件组成。为了适应现有压铸机的压力,该模具在排位上采用一模四腔,采用二个液压缸带动四个铸件的抽芯。该模浇注系统采用动模拉断式潜伏浇口。推出机构的设计,由于考虑到模具体积较大,为了保证合模锁紧力,因此模具主流道设置在模具的中心上,推出不采用中心推杆,而是利用压铸机上的四条侧推杆来驱动模具的推出机构。冷却系统采用多排循环水路冷却模具的定模仁和动模仁。该模不设置专用排气装置,是利用推出机构中的顶杆来完成模具的排气。综上所述,该模机构有利于铸件的长抽芯,有利于精密铸件在抽芯过程中必须保证平稳的动作才能达到铸件精度的要求,同时该模具制造、安装、调试、维修方便。液压缸在金属压铸模具中的斜抽芯机构,它解决了常规侧面抽芯机构操作麻烦,生产效率低的共性,而气动和电动侧抽芯虽生产效率高,但是在模具制造时得制造较多的辅助机构来安装电动机或气缸,并且安装、调试不便。由于电动机或气缸较大,因此模具也得相应地增大体积,造成模具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液压缸在金属压铸模具中的斜抽芯机构,其特征是:定位圈(1)与定模板(2)紧固连接,冷却水道(3)从定模板(2)连通到定模仁(10)上,分流道(4)加工在定模仁(10)和动模仁(23)的分型面上,复位杆(5)与动模仁(23)滑动配合,第一顶针(8)、第二顶针(9)、拉料针(7)与动模仁(23)上的孔成滑动间隙配合,浇口套(11)与定模仁(10)滑动间隙配合,第一螺钉(13)把定模仁(10)紧固在定模板(2)的型腔中,导柱(15)与导套(14)滑动配合,模顶(16)用第二螺钉(18)紧固在动模座板(20)上,模脚(17)、动模座板(20)用第三螺钉(19)紧固连接,动模板(31)、模脚(17)、动模座板(20)用第四螺钉(21)紧固连接为一整体、构成模具动模部分,第一侧向型芯(24)与第一活塞杆(25)凹凸配合,第二侧向型芯(30)与第二活塞杆(28)凹凸配合,第一液压缸(26)、第二液压缸(27)与支承板(32)紧固连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中所示
图1是模具合模浇注状况的纵剖图
图2是模具合模状况各零件与模架组成关系的纵剖图
图3是模具型腔的排位、浇注系统、冷却水路、液压缸、侧抽芯在模具中安装状况的俯视图
图中数字编号分别表示:
1——定位圈 2——定模板 3——冷却水道
4——分流道 5——复位杆 6——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牟维军;,未经牟维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0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压铸模具摆钩双分型模机构
- 下一篇:垂直方向传送砂箱专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