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硅粉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310719035.6 | 申请日: | 2013-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29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石文建;杨再祥;吴毅;雷勇;魏喜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蓝图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K13/06;C08K9/06;C08K9/04;C08K3/36;C08K3/22;C08K5/18;C08K5/13;B29C47/9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宝山***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硅粉 增强 尼龙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科学领域,尤其是一种微硅粉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尼龙又称聚酰胺,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尼龙,脂肪芳香族尼龙和芳香族尼龙。其中,脂肪族尼龙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尼龙与其他聚合物共混物和合金等,满足不同特殊要求,广泛用作金属,木材等传统材料代用品,作为各种结构材料。
尼龙是最重要的工程塑料,产量在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中居首位。尼龙为韧性角状半透明或乳白色结晶性树脂,作为工程塑料的尼龙分子量一般为1.5~3万,尼龙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软化点高,耐热,磨擦系数低,耐磨损,自润滑性,吸震性和消音性,耐油,耐弱酸,耐碱和一般溶剂,电绝缘性好,有自熄性,无毒,无臭,耐候性好,染色性差。尼龙缺点是吸水性大,影响尺寸稳定性和电性能,本专利采用工业废物微硅粉对尼龙进行填充改性,能改善尼龙的吸水性能、耐寒性能、尺寸收缩性以及缺口冲击强度。
微硅粉又称硅灰或凝聚硅灰,外观为灰色或灰白色粉末。其平均粒径在0.1~0.3um,比表面积较大。其细度和比表面积约为水泥的80~100倍,粉煤灰的50~70倍。微硅粉是冶炼硅铁和工业硅(金属硅)的副产物,矿热电炉内产生出大量挥发性很强的SiO2和Si气体,气体排放后与空气迅速氧化冷凝沉淀而生成的。它是大工业冶炼中,整个过程需要用除尘环保设备进行回收,因为质量比较轻,还需要用加密设备进行加密。微硅粉在形成过程中受表面张力的作用,形成了非结晶相无定形圆球状颗粒,表面较为光滑,有些则是多个圆球颗粒粘在一起的团聚体,微小的球状体可以起到润滑的作用。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232718A,于2013年8月7日公开了“微硅粉/SBS复合改性沥青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是采用微硅粉填充到沥青中,得到复合改性的沥青,提高沥青基材的粘合性、耐热性和抗老化性,可节约沥青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775913A,于2012年11月14日公开了“ 一种利用工业废料微硅粉制作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工业废料微硅粉制作的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微硅粉,使其变废为宝,减轻环境压力;且因原料廉价,涂料具有较好的成本优势,同时具有结构致密、填隙良好、附着牢固、色泽雅致的优点。
可见,现有技术主要是将微硅粉作为填料添加到沥青或涂料中,并未涉及到作为增强尼龙材料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硅粉增强尼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改善了尼龙材料的抗蠕变性能和耐热性能,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微硅粉增强尼龙材料,按重量份数计算,包括40~98份尼龙、1~50份微硅粉、0.1~5份表面改性剂以及0.1~0.5份抗氧化剂。
所述的表面改性剂为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或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任意组合。
所述的抗氧化剂为对苯二酚或对苯二胺。
还包括0.1~5份抗老化剂。
微硅粉增强尼龙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份数取各组分,将微硅粉与表面改性剂进行混合,混合温度为50℃,混合2h后,获得改性的微硅粉;将改性的微硅在温度为10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6h,获得干燥的改性微硅粉;将干燥的改性微硅粉与尼龙及抗氧化剂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挤出机熔融挤出造粒并干燥后,获得微硅粉改性尼龙母粒。
挤出机螺杆的转速为200rpm及挤出温度分别为一区240℃、二区250℃、三区260℃、四区270℃、五区270℃、机头260℃。
将干燥的改性微硅粉与尼龙、抗氧化剂进行混合时,同时还加入0.1~5份抗老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蓝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蓝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0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刺扎型预硫化轮胎胎面
- 下一篇:一种制备一维纳米氧化锌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