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9023.3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7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崔文彬;廖文轩;郭晖;孙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文彬;廖文轩;郭晖;孙震 |
主分类号: | E04G9/10 | 分类号: | E04G9/10;E04B1/94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西城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有 防火 隔离带 结构 一体化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尤其涉及一种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在进行建筑主体结构浇注时是必须要用到的一种模具,通常为钢制或木质模板。用模板支护好框架后,向内部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完成初凝后拆除模板,从而完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基础建设工作。因此,建筑模板是混凝土建筑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工具。
而对于北方民用建筑来说,我国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必须要对围护结构进行保温,因此在完成建筑围护结构的基础建设后一般还需要对其进行保温的后续工作,目前在北方地区采用外墙外保温的方式最为普遍。
同时由于公安和建设行业主管部门对建筑墙体保温的防火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因此防火隔离带设置方案被较普遍地应用于各类墙体保温系统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在采用保温模板的形式同时完成围护结构浇注过程中的支模和后期的外墙保温工作,其次是在不增加保温板厚度和现场施工工作量的同时完成行业主管部门规定设置防火隔离带的要求,保温节能的同时兼顾防火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主要由外保护层、保温层和内保护层组成。外保护层由聚合物砂浆铺设,内设玻璃纤维网格布;保温层由有机保温材料和防火等级为A级的不燃防火隔离材料共同组成;内保护层由聚合物砂浆铺设,内设玻璃纤维网格布。
作为所述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的优选方式,保温层由有机保温材料层中设置A级不燃防火隔离带构成,有机保温材料层相对两侧面分别直接与内、外保护层相接,不燃防火隔离带层的相对两侧面也分别直接与内、外保护层相接。
作为所述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的优选方式,防火隔离带在其与保温材料层相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大于等于100mm,内保护层为3-10mm,外保护层为5-20mm。
含有防火隔离带的设计方式可以在不增加保温板厚度的前提下提高大模保温板系统的防火性能,同时满足节能和消防要求,此外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设计理念可以减少现场防火隔离带设置时的人工投入大的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纵截面示意图;
图2为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保温层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为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分别在有机保温材料层和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层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主要由内保护层1、保温层2和外保护层3组成。外保护层3由聚合物砂浆铺设,内设玻璃纤维网格布;保温层2由有机保温材料和防火等级为A级(含A1级和A2级)的不燃防火隔离带材料共同组成;内保护层1由聚合物砂浆铺设,内设玻璃纤维网格布。
如图2所示,由防火等级为A级(含A1级和A2级)的不燃防火隔离材料构成的防火隔离带可位于有机保温材料中的任意合适位置,如顶部、上半部、中部、下半部或底部。有机保温材料层4相对两侧面分别直接与内、外保护层相接,不燃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层5的相对两侧面也分别直接与内、外保护层相接。
图3示出了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分别在有机保温材料层4和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层5处的横截面。
举例而言,不燃防火隔离带保温材料层在其与有机保温材料层相接触面的垂直方向上的宽度H大于等于100mm,内保护层1的厚度为3-10mm,外保护层3的厚度为5-20mm。
在施工中,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应用本发明的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
(1)根据建筑节能设计文件选用不同厚度的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
(2)根据建筑层高设计生产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
(3)施工时将模板竖向安置,并按照从左向右的施工顺序进行拼接,同时确保拼接缝的严格搭接。
(4)支护模板的支撑结构,确保在浇注过程中保温模板不变形。
(5)待浇注的混凝土初凝后,拆除支护结构,含有防火隔离带的结构一体化大模保温板永久保留在建筑墙体系统中。
可以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实质特征的前提下,本发明型还可具有多种变形,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结构,而应该在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内作广义的理解。总之,本发明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变换或替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文彬;廖文轩;郭晖;孙震;,未经崔文彬;廖文轩;郭晖;孙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9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