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铰接式升降横梁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8785.1 | 申请日: | 2013-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章伟;张庆丽;谭亨达;白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4 | 分类号: | B21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403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缝钢管 三组斜辊 矫直机 铰接 升降 横梁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铰接式升降横梁的安装方法,属于冶金机械设备安装领域。
背景技术
在无缝钢管轧线上为了消除无缝钢管在轧制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形状等缺陷,轧件需要在矫直机上进行矫直,因此矫直机是轧钢生产中的重要机械设备。
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由三组上辊系调整装置(含三组升降横梁用于上矫直辊高度调整)、三组上工作辊装配、三组下工作辊装配、下辊系调整装置(用于下矫直辊高度调整)、调角装置(用于矫直辊角度调整)、机架装配(由上横梁、下机架及八根立柱组成,立柱通过液压预紧方式对上下机架施加预紧力)、主传动装置、换辊装置、矫直机输入辊道、矫直机输出辊道等组成。其中主传动装置由主电机、联合减速机、底座、万向联轴器组成。主传动装置共有两套,一套供上矫直辊动力,一套提供下矫直辊动力。
矫直机的工作辊具有类似双曲线的空间曲线形状,三组下工作辊与三组上工作辊轴线互相交叉成120°角工作,三个上工作辊可以单独调整,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作用是管材进入到入口导槽后,入口导槽动作,使管材对中进入矫直机;当管材头部到达第一对矫直辊后,该对辊的上辊快速压下,同理第二、第三矫直辊依次动作快速压下,管材在矫直机里经过反复旋转前进弯曲变形后被矫直。
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的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为互相铰接,铰接后形成的8组通孔与穿入间隙只有1mm的8根立柱进行装配的特殊复杂结构。因此这种特殊复杂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结构且装配间隙较小是安装中的难点。通常的安装方法是:先安装中间四根立柱或两外侧四根立柱,再分组吊装升降横梁。此方法一是升降横梁无法形成铰链形式安装;二是另四根立柱在厂房安装的空间不够。这就给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的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的安装造成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安装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的无缝钢管三组斜辊矫直机铰接式升降横梁的安装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将下横梁安装在底座上,将8根立柱按设计要求固定在下横梁上,在下横梁上安装好下工作辊;将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按安装距离在地面进行铰接,利用带横梁的桥式起重机用手拉葫芦分组整体吊装铰链式升降横梁,然后在每个下工作辊轴承座上部通过支撑装置放置千斤顶,每个千斤顶均与安装在升降横梁上的一个上工作辊轴承座对应;回落手拉葫芦,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逐个对应8根立柱轴,并通过逐个缓冲千斤顶的方法同时将三组升降横梁安装在配合间隙只有1mm的8根立柱轴上。
本发明的优点是:不受厂房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速度快、安装精度高,安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原理图。
图中:1、起重机钩梁,2、铰链式升降横梁,3、上工作辊,4、立柱,5、下横梁,6、手拉葫芦,7、千斤顶8、支撑装置,9、下工作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包钢无缝Φ460连轧钢管生产线安装工程对称布置两台矫直机,其结构为三组斜辊矫直的复杂结构,在包钢无缝钢管生产线上是最大的斜辊式结构矫直机。
参照附图,安装步骤如下:
1、底座、下横梁安装后,对8根M240mm、长4990mm的立柱用桥式起重机逐根进行吊装,按设计要求固定在下横梁上,在下横梁上的立柱间按设计要求安装好下工作辊。
2、上工作辊的安装:吊起每件铰链式升降横梁,将每件上工作辊拧入设置在铰链式升降横梁上的上工作辊轴承座中,用固定螺栓固定。
3、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的安装:
1)矫直机升降横梁为三组铰链式结构,称为:铰链式升降横梁。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在地面按安装距离组成铰接形式;
2)利用25+25t桥式起重机钩梁用手拉葫芦分组整体起吊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与8根立柱两两相对;
3)在每个下工作辊轴承座上部放置支撑装置(支撑杆),在支撑装置上部放置千斤顶,与安装在铰链式升降横梁上的上工作辊轴承座对应。
4)回落手拉葫芦,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逐个对应8根立柱轴,并通过逐个缓冲千斤顶的方法同时将三组升降横梁安装在配合间隙只有1mm的8根立柱轴上,使立柱轴穿入三组铰链式升降横梁的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器的换向机构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缠绕垫外环铣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