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米糠油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8647.3 | 申请日: | 2013-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2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彬;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彬 |
主分类号: | C11B1/08 | 分类号: | C11B1/08;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米糠油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米糠油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稻谷在加工成精米的过程中要去掉外壳和占总重10%左右的种皮和胚,米糠就是由种皮和胚加工制成的,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和资料表明,米糠中富含各种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
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食后吸收率达90%以上。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甾醇、谷维素等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具有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等有益作用,因而米糠油是国内外公认的营养健康油。同时,由于米糠油本身稳定性良好,适合作为煎炸用油,还可制作人造奶油、起酥油以及高级营养油等。
米糠油除供食用外,可用于制肥皂、硬化油、甘油、硬脂酸、油酸、油漆树脂等
米糠在农村大都直接作为畜禽饲料,其经济利用价值很低。米糠榨油后,再用其下脚料喂畜禽的作法,提高了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米糠多被用于直接作为禽畜饲料,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米糠油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筛选、烘炒、保温摊晾、吸湿、蒸糠、包饼、压榨、水化、脱水的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筛选:用每英寸21孔的编织筛进行筛选;
(2)烘烤:用铁锅烘炒并不断翻转,火力不可过猛,炒至米糠温度为100-105℃:
(3)保温摊晾:将烘烤后的热糠倒入保温的筐中踩实加盖,待2个小时后取出,薄摊于地上,并每隔半个小时翻动一次,使米糠散热均匀,降至室温即可;
(4)吸湿:榨油前,将米糠摊放在地上吸湿11-13小时;
(5)蒸糠:向蒸锅中加80%-90%的水,用蒸筒盛已吸湿脱水的糠,先装八成糠,上汽后加满压实,用油棒扎几个小孔,以利上汽,最后加盖蒸至熟透;
(6)包饼:蒸好的米糠趁热迅速包饼,并马上放于榨糟;
(7)压榨:趁热压榨,油流出时,要勤压轻压,步步加压,保持流油不断,直到压力加足后不再流油为止;
(8)水化:先将油冷却过滤,再加热55~60℃,不断搅拌,加入与油温一样的热水,水量为油量的15%,继续加热,不断搅拌至70℃;
(9)脱水:停止加热,取出混合静置,除去下层磷肪和水,然后将油热至120℃,搅拌,至水分蒸发完,即得较好的食用米糠油。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米糠榨油的方法,且产品营养丰富,稳定性好,易于做煎炸用油,还可制作人造奶油、起酥油以及高级营养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米糠油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筛选:用每英寸21孔的编织筛进行筛选;
(2)烘烤:用铁锅烘炒并不断翻转,火力不可过猛,炒至米糠温度为103℃;
(3)保温摊晾:将烘烤后的热糠倒入保温室的金属筐中踩实加盖,待2个小时后取出,薄摊于地上,并每隔半个小时翻动一次,使米糠散热均匀,降至室温即可;
(4)吸湿:榨油前,将米糠摊放在地上吸湿12小时;
(5)蒸糠:向蒸锅中加85%的水,用蒸筒盛已吸湿脱水的糠,先装八成糠,上汽后加满压实,用油棒扎几个小孔,以利上汽,最后加盖蒸至熟透;
(6)包饼:蒸好的米糠趁热迅速包饼,并马上放于榨糟;
(7)压榨:趁热压榨,油流出时,要勤压轻压,步步加压,保持流油不断,直到压力加足后不再流油为止;
(8)水化:先将油冷却过滤,再加热58℃,不断搅拌,加入与油温一样的热水,水量为油量的15%,继续加热,不断搅拌至70℃;
(9)脱水:停止加热,取出混合静置,除去下层磷肪和水,然后将油热至120℃,搅拌,至水分蒸发完,即得较好的食用米糠油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彬,未经吴建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