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检测B型TEL-ABL融合基因的方法和寡核苷酸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8489.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奕磊;李文静;王淑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艾迪康医学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黎双华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检测 tel abl 融合 基因 方法 寡核苷酸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检测B型TEL-ABL融合基因的方法和寡核苷酸,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用于检测人类白血病患者体内B型TEL-ABL融合基因是否存在及其表达水平,同时对高危人群进行较为准确的筛查,可有效地节约检测时间,提高检测精度。
背景技术
TEL-ABL(又可称为ETV6-ABL)融合基因于1995年首次被报道于国外学者Papadopoulos的研究中。TEL基因位于人类12号染色体短臂1区3带,ABL基因位于人类9号染色体长臂3区4带。这两种基因融合时可能会产生三种断裂方式,但在mRNA水平上,最终只会出现两种转录体,即A型融合基因和B型融合基因。这两种类型的融合基因在ABL端的断裂位置是一致的,即在A型融合基因和B型融合基因中,ABL端均起始自ABL基因的2号外显子。不同的是:A型融合基因在TEL端的断裂位置位于TEL基因的4号外显子;B型融合基因在TEL端的断裂位置位于TEL基因的5号外显子。这样的融合方式也说明了TEL基因的5号外显子不是TEL-ABL融合基因导致白血病产生所必需的。
现有的研究已发现TEL蛋白的HLH结构域可通过寡聚化让酪氨酸激酶不依赖配体而持续激活,从而形成血液肿瘤。TEL蛋白的HLH结构域也可与一些转录因子形成融合蛋白。TEL-ABL融合基因编码的TEL-ABL融合蛋白是由TEL蛋白的HLH结构域和ABL蛋白的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域嵌合而成的。TEL基因和BCR基因均有使ABL受体酪氨酸激酶寡聚化的能力,因而使得TEL-ABL融合基因的致病机理与BCR-ABL融合基因有些类似:TEL蛋白提供氨基端的HLH结构域,在产生的融合蛋白中HLH结构域的二聚化作用下,使得非受体型酪氨酸激酶ABL基因持续表达而使细胞恶性增殖,导致白血病发生。
在已报道的TEL-ABL融合基因阳性病例中,患者的男女比率为2.6:1,平均诊断年龄为48岁,其中多数患者为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者,其它也包括了急性髓系白血病未分化型(acute myeloid leukemia-M1,AML-M1)、慢性骨髓增生瘤(chronic 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cMPN)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
目前,抑制这种融合基因的有效药物仍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主(与BCR-ABL融合基因相似)。多篇研究报道了在体外实验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和尼罗替尼,可以控制TEL-ABL融合基因阳性细胞的生长。即便如此,TEL-ABL融合基因阳性患者的预后仍较不理想。在已报道的TEL-ABL融合基因阳性患者中,死亡率约为65%,而且对ALL幼儿患者而言,TEL-ABL融合基因阳性将会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指标。因此,对TEL-ABL融合基因进行定量监测,是判断和追踪该融合基因阳性的白血病患者疗效的良好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患者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 Disease,MRD)的动态变化。
目前临床上已经将TEL-ABL融合基因作为动态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的手段之一。常用的检测技术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逆转录PCR(RT-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等方法。FISH法尽管结果较为直观,但是实验过程繁琐,涉及试剂种类繁多,费时费力,且结果需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来判读,判读结果存在较大的主观性。而单纯的RT-PCR法则为终点定量,无法对起始模板量进行准确的估算。鉴于MRD是白血病患者复发的主要原因,因而急需一种高敏感性、高特异性、高自动化程度、污染控制好的方法来对TEL-ABL融合基因mRNA的MRD进行检测。
RQ-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而且能对扩增产物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反映TEL-ABL融合基因在样品中的初始含量,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检测时间,还避免了污染的发生。常见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有SYBR Green I染料法,双探针杂交法以及Taqman探针法等。其中SYBR Green I由于是非饱和染料,特异性不如双探针杂交法以及Taqman探针法,必须通过观察溶解曲线来判断其特异性;而双探针法杂交法成本又较为昂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艾迪康医学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艾迪康医学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人白血病融合基因BCR-ABL的RT-PCR引物及其使用方法
- 用于检测白血病BCR/ABL(m-bcr)融合基因相对表达量的试剂盒
- 检测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耐药突变位点的引物、方法和试剂盒
- 检测白血病BCR/ABL b3a2,b2a2融合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引物和方法
- 用于检测B型TEL-ABL融合基因的方法和寡核苷酸
- 焦磷酸测序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引物对及试剂盒
- 一种抑制人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或导致人bcr-abl基因功能丧失的锌指核酸酶及其应用
- 用于治疗特定白血病的化合物
- 一种细胞外ABL1激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 BCR-ABL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和BCR-ABL融合基因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