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斗式三相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8245.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50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际平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斗式 三相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锥斗式三相分离器。
背景技术
三相分离器主要是利用水力学原理来实现气、固、液三相的有效分离,从而达到分离水、污泥和沼气的目的。目前三相分离器已广泛应用于诸如升流式厌氧反应器、厌氧污泥床之类的厌氧污水处理装置。作为厌氧生化反应装置的核心构造之一,三相分离器的分离效果直接决定厌氧反应装置性能的优劣。传统的三相分离器一般为单层,主要利用水流截面的变化引起气固液三相流速的差异,从而实现三相分离的目的。传统的三相分离器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分离效果不彻底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三相分离器存在的分离效果不彻底、结构复杂等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锥斗式三相分离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锥斗式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器本体具有三层不同直径不同开口方向的锥斗形结构,最上层与最下层分别为下口小上口大的锥形结构,中间层为下口大上口小的倒置的长颈漏斗结构,倒置的长颈漏斗的上端与其上方的集气室相连通,下端设置在最下层的上方,所述的长颈漏斗的颈部穿过最上层。
进一步,最上层的所述的三相分离器内添加有填料。
本发明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
最下层的三相分离器:将主体污泥床区部位产生的气体,位于下口部以内的部分集中起来,通过中间层倒置的长颈漏斗送入集气室,(主体污泥床区上升的料液进入回流系统的部分,通过中心回流筒向下回流,进入回流泵,通过管孔式布料装置再进入主体,以此循环运行)。
最上层的三相分离器:从中间层上升的料液中的气、液、固三相物质进行再次分离。填料层的功能是将尚残存于料液中的尚未被处理的污染物(COD或BOD)通过填料上的生物膜进一步得到处理,以此提高COD和BOD的最终去除率。经过三相分离的料液最终进入溢流槽,再进入溢流管最终排出。在分离器中被截留的污泥经过分离器壁回流入污泥床区部位。气体则进入集气室,最终由顶部沼气管排出利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设备负荷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锥斗式三相分离器,包括分离器本体,所述的分离器本体具有三层不同直径不同开口方向的锥斗形结构,最上层63与最下层61分别为下口小上口大的锥形结构,中间层62为下口大上口小的倒置的长颈漏斗结构,倒置的长颈漏斗的上端与其上方的集气室相连通,下端设置在最下层的上方,所述的长颈漏斗的颈部穿过最上层63。
进一步,最上层内添加有填料64。
本发明三相分离器工作原理:
最下层的三相分离器:将主体污泥床区部位产生的气体,位于下口部以内的部分集中起来,通过中间层倒置的长颈漏斗送入集气室,(主体污泥床区上升的料液进入回流系统的部分,通过中心回流筒向下回流,进入回流泵,通过管孔式布料装置再进入主体,以此循环运行)。
最上层的三相分离器:从中间层上升的料液中的气、液、固三相物质进行再次分离。填料层的功能是将尚残存于料液中的尚未被处理的污染物(COD或BOD)通过填料上的生物膜进一步得到处理,以此提高COD和BOD的最终去除率。经过三相分离的料液最终进入溢流槽,再进入溢流管最终排出。在分离器中被截留的污泥经过分离器壁回流入污泥床区部位。气体则进入集气室,最终由顶部沼气管排出利用。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际平,未经陈际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8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座椅结构
- 下一篇:智能电表的可靠性测试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