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回收组合型沟槽开挖基坑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17728.1 | 申请日: | 2013-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9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夏昌;高学珑;傅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0003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回收 组合 沟槽 开挖 基坑 支护 装置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回收组合型沟槽开挖基坑支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埋设市政工程的各种管道必须开挖沟槽。和建筑基坑工程相比,市政沟槽开挖具有如下特点:1、沟槽呈线状,宽度窄,随地面标高不同和管道自身坡降要求,沟槽深度不断变化;2、沟槽开挖地点常位于城市繁华地段,两侧建筑物临近,地下既有管线复杂,地面交通不便中断;3、沟槽开挖时间短,经常是边开挖边回填。
由于沟槽开挖时间短,所形成的边坡土体甚至未及变形,土应力未及释放,因此,实际工程中沟槽开挖基坑支护常常采用仅打设竖向槽钢不做水平支撑或简单放坡等临时措施,施工安全不能保证,基坑坍塌、既有管线破坏等问题时有发生。而如采用建筑基坑支护方法(如冲、钻孔灌注桩、挖孔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SMW工法等),则又费时费力又不经济。因此,需要有符合市政沟槽开挖特点的支护装置及相应的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回收组合型沟槽开挖基坑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它不仅能够满足市政沟槽开挖对支护系统的强度、刚度要求,而且可以方便的施工、拆装、重复利用,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材料和工期,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它包括槽型钢桩(7)和纵向支撑(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型钢桩(7)的上部呈封闭的矩形,在矩形的对边开有侧向矩形孔(73)和正向矩形孔(74),所述的侧向矩形孔(73)与纵向支撑(6)相连,所述的正向矩形孔(74)与上水平支撑(4)相连;所述的槽型钢桩(7)的下部呈开口的矩形,并制有侧板(71)和导向口(72),所述的侧板(71)与挡泥板(8)靠接,所述的导向口(72)中放置下水平支撑(5),并抵在槽型钢桩(7)的下部的内侧。
本发明的施工方法是:第一,根据测量放线的桩孔位置钻孔至预定深度,成孔后将槽型钢桩(7)植入沟槽两侧的桩孔内,也可以采用机械设备直接将槽型钢桩(7)压入预定桩位,槽型钢桩(7)之间的间隙直接压入挡泥板(8);第二,将沟槽一侧的槽型钢桩(7)通过侧向矩形孔(73)沿沟槽用纵向支撑(6)和钢垫板(41)、螺母(42)连接成一体;第三,将沟槽两侧的槽型钢桩(7)通过正向矩形孔(74)与上水平支撑(4)和钢垫板(41)、螺母(42)连接形成整体;第四,开挖至沟槽底部(2),将下水平支撑(5)顺槽型钢桩(7)的导向口(72)放置沟槽底部(2);第五,布设管道,回填沟槽;第六,放松纵向支撑(6)对槽型钢桩(7)的约束;第七,采用千斤顶顶升上水平支撑(4)和槽型钢桩(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方便的施工、拆装、重复利用,提高施工效率,节省材料和工期,降低成本,充分考虑了市政沟槽开挖不同于建筑工程基坑的特点,避免了盲目采用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技术造成的浪费,保证了市政沟槽开挖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下部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槽型钢桩的侧视图;
图5为图4的A-A的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的剖视图;
图中:1、地面 2、沟槽底部 3、管道 4、上水平支撑 41、钢垫板 42、螺母 5、下水平支撑 6、纵向支撑 7、槽型钢桩 71、侧板 72、导向口 73、侧向矩形孔 74、正向矩形孔 8、挡泥板 9、花蓝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包括槽型钢桩(7)和纵向支撑(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型钢桩(7)的上部呈封闭的矩形,在矩形的对边开有侧向矩形孔(73)和正向矩形孔(74),所述的侧向矩形孔(73)与纵向支撑(6)相连,所述的正向矩形孔(74)与上水平支撑(4)相连。开设侧向矩形孔(73)和正向矩形孔(74)的目的在于方便调节纵向支撑(6)和上水平支撑(4)的高度,解决槽型钢桩(7)可能受土层影响而不在同一标高的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7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震荡冲击试验装置
- 下一篇:安全寄存执行体系架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