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心磨床自动上料机的提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7650.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俞建东;卢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五环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B24B5/18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14 | 代理人: | 曹康华 |
地址: | 3153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心 磨床 自动 上料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承磨削用无心磨床的上料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心磨床自动上料机的提料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生产厂家都使用无心磨床来磨削轴承外圈,轴承在进入无心磨床的进料口时多采用手工送料,效率低下,危险程度高,经常会有事故发生。
也有厂家采用国外进口设备进行全自动送料,但这类设备结构复杂,费用高昂,不适合一些小规模的厂家引进,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的无心磨床自动上料机。初步设想该上料机主要包括提料装置与送料装置两个部分,提料装置主要是将散乱的轴承一个一个提升至送料槽内,并在送料槽内初步有序排列;送料装置是将送料槽出来的轴承再次排列并使其处于直立状态,即轴承的外圈与送料装置中两个转轴接触并一边高速转动一边前进,最后进入无心磨床中进行磨外圈作业。
当前首要的是要设计一个能满足上述功能的提料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散乱的轴承一个一个提升至送料槽内的提料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用于无心磨床自动上料机的提料装置,所述的提料装置包括料斗及自动将料斗内的轴承挂住并向上提升的履带传动系统,所述的履带传动系统包括立于料斗内的立架,立架的位于料斗的这一面凹设有输料槽,且输料槽是斜向上倾斜设置的,输料槽的两端形成挡边,在输料槽右侧挡边的上端设有缺口,所述的缺口连接有送料槽;在立架上围绕有一圈履带,履带沿输料槽运动,所述的履带包括多块顺次并排排列的矩形板,两两相邻的矩形板之间留有间隙,矩形板之间是通过链条相连,链条连接有履带传动装置,在每一块矩形板上均斜设有一用以挂住轴承并向上提升的挂条,挂条是朝着将轴承导入缺口及送料槽的方向倾斜设置的,在输料槽的最上端设有一转动的用以将未进入送料槽的轴承刮落的毛刷。
作为优选,所述的料斗呈上大下小的漏斗状,立架的位于料斗的这一面的下端还设有一水平段,所述的水平段处于料斗内的底部。水平段设置与料斗的底部,其设置有利于增加与轴承的接触面积与接触时间,使方便将轴承兜入到挂条上,利于提料。
作为优选,履带传动装置包括履带传动电机,蜗轮蜗杆机构及由左右两个齿轮构成的齿轮组,履带传动电机通过皮带、皮带轮与蜗轮蜗杆机构传动连接,蜗轮蜗杆机构与右齿轮相连,左右两个齿轮之间绕有传动链,左右两个齿轮的齿与传动链啮合后再与履带的链条啮合。履带采用齿轮传动,结构更加稳固,使用寿命长,便于维修;且履带是采用两个平行的齿轮驱动,使驱动力更强更平衡,在兜料过程中不易卡壳。
作为优选,在提料装置内还设有挡料防护装置,所述的挡料防护装置包括挡料网板与辅助挡板,所述的挡料网板与立架铰接,所述的辅助挡板安装在立架旁,且辅助挡板凸出于料斗上表面,挡料网板关闭时可以盖在输料槽上,或是在打开时抵靠在辅助挡板上。挡料网板可以防止轴承掉落砸到人,辅助挡板安装在立架旁,可以防止料斗内的轴承被兜料时溢出料斗。
作为优选,所述的送料槽包括一直线导槽及一弧形导槽,直线导槽倾斜向下设置,直线导槽的一端与输料槽右侧挡边上的缺口相连,直线导槽的另一端与弧形导槽的上端相连,弧形导槽的下端与送料滚筒的入口相连,直线导槽的上端设有一防止直线导槽内的轴承跳出的直线压条,直线导槽的宽度与轴承的厚度相等,所述的直线压条连接有直线压条高度调节机构;弧形导槽的上端设有一与弧形导槽形状、大小相匹配的弧形压板,弧形导槽的宽度与轴承的直径相等,弧形压板连接有用以调节弧形压板与弧形导槽之间间距的弧形压板高度调节机构。直线导槽倾斜设置,用以将轴承导引出去,弧形导槽连接直线导槽较低的一端,使轴承由直线导槽落入后,变成了平躺的状态,其弧形的设置起到了一个缓冲的作用,便于在进入送料滚筒时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
作为优选,直线压条高度调节机构包括沿直线导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压条固定板,压条固定板高出直线导槽且与直线导槽侧边固定相连,在每个压条固定板上设有腰子孔与调节旋钮,调节旋钮与直线压条螺纹连接,调节旋钮沿腰子孔滑动并将直线压条锁定在压条固定板上。直线导槽包括槽底与槽底两侧的围板,直线压条可以根据轴承直径大小上下调节,并通过调节旋钮锁紧在压条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五环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五环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6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