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陶瓷表面的磷酸钙纳米棒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7361.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邓春林;邱萱;吴刚;王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41/85 | 分类号: | C04B41/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宫爱鹏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陶瓷 表面 磷酸钙 纳米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生物陶瓷表面的磷酸钙纳米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工艺步骤:
(1)钙磷陶瓷的制备:将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双相陶瓷粉末,装入模具中压实,采用冷等静压在油介质中压制成型,压强为150-200MPa,保持荷载6-10h后取出陶瓷坯体,然后对初坯体进行高温烧结,以石墨作为辅助材料进行填埋烧结,烧结温度为1150-1200℃,升温速率为8-10℃/min,保温5-10h,样品随炉冷却,将得到的陶瓷切割成薄片,再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后烘干;
(2)水热处理前准备:将制备好的钙磷陶瓷浸泡在去离子水中,静置过夜;
(3)高温高压水热处理:取出浸泡后的试样,并用上述浸泡过试样的去离子水浸润纱布,再用该纱布包裹试样;然后经高温高压水蒸气处理,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烘干,即可在钙磷双相陶瓷表面获得磷酸钙纳米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双相陶瓷的粉末中羟基磷灰石的体积百分比为40%~70%,其余为磷酸三钙,粉末粒径为:5~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切割成2~3mm的薄片,且马上将切得样品用去离子水超声清洗5min~1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水蒸汽处理的温度为120~160℃,压强为0.15-0.5MPa,处理时间为30min~18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水热水蒸汽处理前先将纱布包裹的样品放入铝盒中,其中铝盒的盖子不盖紧,留一条缝隙,再用灭菌布包裹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高压水热水蒸汽处理前先将纱布包裹的样品放入铝盒中,其中铝盒的盖子不盖紧,留一条缝隙,再用灭菌布包裹住。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方法在生物陶瓷表面制备的磷酸钙纳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纳米棒均呈长短不一的六方柱状形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磷酸钙纳米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钙纳米棒长短及直径随水热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3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