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香酒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17265.9 | 申请日: | 2013-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6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管天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天球 |
| 主分类号: | C12G3/02 | 分类号: | C12G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2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香酒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饮用酒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茶香酒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饮料,酒的品种很多,有白酒、米酒、啤酒、果酒以及各种风味的其它酒类;近些年出现了一种由茶叶与糖或茶叶与粮食发酵或茶叶与其它物质制作的茶酒,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02147706.X)“营养茶酒的配方及生产方法”,以玉米为主要原料,配以优质绿茶及蜂蜜,通过浸泡、蒸馏、发酵等工艺过程,使茶与酒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使茶酒的味香、色正,不会产生分层,沉淀等现象,同时提高了酒的营养成分,使酒对人体具有营养滋补作用,具有良好的口感。又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0510042271.4)“一种茶树花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催酿棒调香、速效陈酿等工艺,能有效地将茶树花营养成分与功能性成分转移到茶树花酒中,提高茶树花酒中风味物质含量;酿造的茶树花酒,外观澄清、透明、无沉淀物;色泽呈橙色,具有明显的茶香、醇香和清雅、谐调的酒香;酒体醇和协调,口感宜人。还有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09696.0)“一种营养茶酒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的各物质制备而成:茶叶汁98-148份,黄曲20-32份,粮食68-80份;所述茶叶汁是采用如下方法制备而成的:将茶叶放入0-40℃水中浸泡1-10天,然后对浸泡后的茶叶压滤得茶叶汁;所述粮食选自玉米、高梁、大米或地瓜;该发明的营养茶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茶叶放入0-40℃水中浸泡1-10天,然后对浸泡后的茶叶压滤得茶叶汁;b、取配比量的茶叶汁、黄曲和粮食于5-25℃条件下发酵30-180天,取发酵液,即为所述营养茶酒;该发明的营养茶酒茶和酒的融合性好,茶的营养成份不被破坏,营养价值高,香味浓且持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茶叶浓郁香味和茶花花蜜特有的口感、营养元素丰富的饮用酒制作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发明一种茶香酒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茶液制备:
将茶叶(采用新炮制的茶叶,通常为绿茶或白茶或黄茶,也可采用青茶或红茶或黑茶)磨成80-120目的颗粒,用1-3倍重量、40-60℃的去离子水浸泡至每100ml水中含固形物5.5-8.0mg,然后,过滤出浸泡液,再将浸泡液在60-80℃、0.25-0.35MPa下真空浓缩至原重量的1/3-2/3,再在3-5℃下冷却10-15小时,接着,加入占浓缩液重量0.5-1.5%的除涩剂,然后,罐装密封,保持8-12天,再加入占浓缩液重量1.2-4.0%的山梨醇,混匀,澄清,用100-150目筛过滤,得茶液,备用;
B、油茶花蜜制备:
将在油茶花上收集的油茶花花蜜,一部分用1-2倍重量、30-50℃的去离子水稀释,静置3-8小时,再经高速离心机离心,并将离心液过滤(滤膜的孔径为0.5-1.5mm),再经过巴氏灭菌,得油茶花蜜液,备用;另一部分油茶花花蜜直接经过巴氏灭菌,得油茶花蜜原液,备用;
所述的巴氏灭菌是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低温),即: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
C、酒液制备:
a、原料浸泡:将大米或高粱洗净,除去杂质,按大米或高粱:茶液=1:2-5的重量比例加入备用的茶液,浸泡至手搓即能成粉,过滤,成为浸泡料,备用;
b、蒸料:将备用的浸泡料置于蒸煮容器中,加入由备用的茶液和油茶花蜜液按等重量份配制的混合液,其用量为原料重量的0.5-1倍,常压蒸煮至熟透,成为蒸料,备用;
c、发酵:将备用的蒸料,边晾干边翻动,同时,加入占原料重量5-8%、备用的油茶花蜜原液,调匀,待晾干至含水量为18-22%时,按照常规方法,拌入占蒸料重量1-3%的酒曲,再装罐发酵1-2.5个月,成为酒醅,备用;
d、榨汁:将备用的酒醅榨汁,再向汁液中加入占汁液重量1.4-2.5%的维生素E、0.6-1.4%的维生素C、1.2-3.0%的罗汉果肉,然后,密封发酵20-40天,成为发酵液;再加入占发酵液重量2.0-7.5%的澄清剂,再次密封1-4天,经过滤(滤膜的孔径为8-15nm),即得茶香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天球,未经管天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2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