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孔不锈钢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7231.X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1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黄彦;俞健;徐吉权;胡小娟;魏磊;刘强;谌洪图;蔡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02 | 分类号: | B01D71/02;B01D67/00;B22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孔 不锈钢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不锈钢膜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制备成本低,非对称程度高、孔径分布窄、膜层附着力强等特性的多孔不锈钢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能源问题对当今世界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节能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化工生产方面,产品的提纯与分离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因此,使用低能耗方法分离物质可以使能源的消耗大大减少。而膜分离正是一种新兴的低能耗分离技术。
膜分离过程与人们熟知的传统分离方法如蒸发、分馏相比,其突出的优点是效率高、能耗低、操作条件温和简易等,因此应用广,发展迅速,在食品饮料、医药卫生、生物技术、化工冶金,环境工程等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常用膜按材质分类可分为有机膜和无机膜。有机膜是较早得到广泛应用的膜,但由于其不耐高温,易受酸碱腐蚀,机械强度低,已无法完全满足膜分离过程的需要。而无机膜近年来发展迅猛,与有机膜相比,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如耐高温,耐腐蚀,结构稳定,易于清洗再生。常用的无机膜有多孔陶瓷膜和多孔不锈钢膜,与陶瓷膜相比,多孔不锈钢膜有如下优点:1、工作环境要求低,可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下连续操作;2、可焊接,膜组装简易方便;3、机械强度高,膜性能不会随着温度骤变而发生较大变化,使用寿命长等。
因工业膜必须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才能够满足实际工况要求,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强度,常规多孔不锈钢膜一般壁厚都在2-3mm,而实际工作中起过滤作用的膜厚度不超过0.1mm。在保证过滤精度与机械强度的前提下,2-3mm的壁厚大幅降低膜的通透性,造成巨大的压强损失和能源损耗。此外常规多孔不锈钢的反冲洗效果差。近年来,随着各领域对环保、高效等绿色膜的需求,解决常规多孔不锈钢膜过滤精度和生产效率这一矛盾成为了研究热点,而制备非对称多孔不锈钢膜是目前唯一的解决途径。
目前制备非对称多孔不锈钢膜的方法可分为:分步烧结与共烧结两种,分步烧结即是在烧结好的大孔基体上制备非对称涂层,制备涂层方法主要有热喷涂法、磁控溅射法、湿粉喷涂法、刷涂法等。而这些方法存在着一些共有问题:1、分次烧结工序复杂,且多次烧结能耗高;2、由于基材已烧结,在烧结过程中基体的膨胀与涂层烧结收缩不匹配,易开裂、剥落,成品率低。为了能很好地解决如上问题,研究人员尝试一步制备非对称多孔不锈钢膜坯体,经过长期实验,研究者通过多层压制法[刘忠军,一种非对称不锈钢过滤片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1210024816.9]和[黄彦、俞健,一种多孔陶瓷-金属复合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110168259]、离心沉积法[奚正平、汤慧萍刘忠军,汪强兵,一种渐变孔径不锈钢多孔管的制备方法,专利申请号200810232583.5]成功一步制得非对称多孔不锈钢膜坯体。但众所周知,不同种材质的粉末的热膨胀系数是不一样的以及不同粒径的同种粉末的烧结温度是不一致的,由于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目前非对称多孔不锈钢的制备工艺要么膜层的过度烧结通量偏低,要么膜层易剥落,机械强度差。总体而言,目前制备非对称多孔不锈钢膜的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的不锈钢膜共烧结技术,以期获得气液通量大的多孔不锈钢膜,来满足各种复杂的工业过滤体系。
本发明的解决思路是通过在用于制备基体的不锈钢粉末表面包覆低熔点金属层来降低烧结温度。在膜层粉末的烧结温度下,颗粒表面的金属微粒首先发生烧结形成烧结颈,并与基体的不锈钢粉末合金化。这样既降低了基体的烧结温度,又保证了基体机械强度;同时通过合金化提高多孔不锈钢膜材料的多项性能,如抗氧化性、耐腐蚀性等。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多孔不锈钢膜的方法,通过粉末压片机将表面包裹着低熔点金属层大粒径不锈钢粉末压制成型,然后在成型的坯体上制备不锈钢粉末膜层,经烧结最终制得高度非对称的多孔不锈钢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其优点至少包括:(1)通过在制备基体的不锈钢粉末表面包覆低熔点金属微粒,此法既降制备基体的粉末烧结温度,又在不影响基体基本性能的前提下给材料增加了一些其它金属性能;(2)膜层粉末与基体共烧结,与传统的制备工艺相比,膜层与基体结合力更牢,一次烧结,节约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7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的USBkey外壳
- 下一篇:制罐焊缝内外同时补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