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6625.3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6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风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风英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06;A61P9/1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静脉曲张 药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剂,特别涉及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
背景技术
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被称为外科四大常见病之一。是多种疾病共有的常见临床表现。根据血流动力学可分为倒流性和回流障碍性下肢静脉曲张等两大类。严重病例可出现肢体溃疡,其发病率为0.4%-1%,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日常生活。
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如下,1、早期:可能无症状,仅有下肢浅静脉迂曲,扩张,膨胀出体表,似蚯蚓及葡萄球状;2、中期:下肢皮肤色素沉着、皮肤瘙痒,出现肿胀硬块,久站或行走时有下肢坠胀或酸痛感;3、晚期:大量的淤血使局部皮肤变黑或呈现黑褐色,皮肤粗糙,下肢肿胀明显,局部疼痛难忍,可形成溃疡,反复发作。
中医治疗讲究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重要方面。根据病机特点和临床观察,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辨证主要从“湿”、“虚”、“癖”三方面入手,无论是“湿”或“虚”,均可夹杂有癖的表现,而手术伤阴耗气、损伤血脉,“虚”、“癖”的表现将可能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牡丹皮40-50份,败酱草40-50份,茜草40-50份,苏木40-50份,艾叶20-30份,地龙20-30份,刘寄奴20-30份,王不留行20-30份,桂枝20-30份,山豆根5-15份,矮地茶5-15份,姜黄5-15份。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
牡丹皮45份,败酱草45份,茜草45份,苏木45份,艾叶25份,地龙25份,刘寄奴25份,王不留行25份,桂枝25份,山豆根10份,矮地茶10份,姜黄10份。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量称取上述组合物,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00目;
2)充分混合粉碎后的组合物,加入到1000份水中,浸泡24小时后煎煮,沸后持续30min;
3)浓缩至膏状。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组方合理,配方中: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茜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苏木破血祛瘀、通经,四药共为君药;艾叶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地龙通经活络,刘寄奴破血通经、散瘀止痛,王不留行活血、通经,桂枝温通经脉、温中散寒,五药共为臣药;山豆根清热解毒、三中止痛,矮地茶通经止痛,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三药共为佐药;十二药共用,共奏清热、活血、祛瘀、散寒、通经、止痛之功效。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遵循中医辨证理论,标本兼治,中药制剂,毒副作用小,可以有效治疗静脉曲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牡丹皮40份,败酱草40份,茜草40份,苏木40份,艾叶20份,地龙20份,刘寄奴20份,王不留行20份,桂枝20份,山豆根5份,矮地茶5份,姜黄5份。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量称取上述组合物,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00目;
2)充分混合粉碎后的组合物,加入到1000份水中,浸泡24小时后煎煮,沸后持续30min;
3)浓缩至膏状。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牡丹皮45份,败酱草45份,茜草45份,苏木45份,艾叶25份,地龙25份,刘寄奴25份,王不留行25份,桂枝25份,山豆根10份,矮地茶10份,姜黄10份。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量称取上述组合物,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00目;
2)充分混合粉碎后的组合物,加入到1000份水中,浸泡24小时后煎煮,沸后持续30min;
3)浓缩至膏状。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静脉曲张的中药膏,由以下组分按照重量分数组成(每份1g):
牡丹皮50份,败酱草50份,茜草50份,苏木50份,艾叶30份,地龙30份,刘寄奴30份,王不留行30份,桂枝30份,山豆根15份,矮地茶15份,姜黄15份。
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按量称取上述组合物,混合均匀后,粉碎至5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风英,未经李风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66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颈椎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补肾促孕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