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原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5390.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陶立;李军;闭炳芬;黄明学;韦志锋;潘艳;秦若甫;蓝金红;兰美益;陈泽祥;杨威;李常挺;梁保新;彭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35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杨立华 |
地址: | 530001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原体 培养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原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介于病毒和细菌间的原核微生物,能引起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危害极大。该菌DNA分子量比细菌少,生物合成能力较弱,对培养基营养要求较高,生长除依赖基础营养外,尚需牛心浸液、酵母膏、辅酶Ⅰ、氨基酸等,需要甾醇的支原体,还要加入10%~20%的动物血清。
目前,支原体分离培养常用培养基Hartleys、PPLO、Hayflick,或其他改良的培养基,它们都是以牛心汤为基础配制而成的,此类培养基成本高,培养时间长、效率低,不利于支原体的大量培养,制约了疫苗生产。因此,研究和探求一种材料易得、价格低廉的支原体培养基变得十分迫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材料易得、价格低廉、培养效果好的支原体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以降低支原体的培养成本,便于实现人工大规模培养支原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支原体培养基,包括基础培养液,基础培养液主要由猪肺消化汤、1%水解乳蛋白胨Earle液和25%新鲜酵母浸出液组成。
基础培养液由猪肺消化汤、1%水解乳蛋白胨Earle液和25%新鲜酵母浸出液按体积百分数48%、50%、2%组成。
上述支原体培养基,还包括动物血清。
每90~95ml基础培养液中加入5~10ml无菌的动物血清。
动物血清为马血清或小牛血清。
上述支原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胰腺提取液的制备
取经检疫合格猪的新鲜胰脏,去除脂肪组织,切碎;500g胰脏加入1500ml ddH2O和500ml无水乙醇,室温振荡,100rpm;72h后用滤纸过滤即得;
<2>猪肺消化汤的制备
取经检疫合格猪的新鲜猪肺,去除气管和淋巴结缔组织,切碎,1500g猪肺加入2000ml ddH2O,搅拌加热至80℃,再加入质量浓度0.8%的无水NaHCO32500ml,混匀后冷至45℃,加入胰腺提取液500ml、氯仿50ml,混匀置37℃6~7h,之后加浓硫酸40ml,100℃蒸汽加热1h,纱布过滤,用1mol/L NaOH溶液调pH至8,100℃蒸汽加热1h,趁热滤纸过滤,调节pH值至7.6,121℃高压灭菌20min,冷却即得;
<3>1%水解乳蛋白胨Earle液的制备
配制原液甲:NaCl68.0g,KCl4.0g,NaH2PO4·2H2O1.4g,葡萄糖20.0g,将以上各成分溶解于500ml水中,即得;
配制原液乙:NaCl2.0g,MgCl2·6H2O1.7g,0.4%酚红液50ml,将以上各成分溶解于500ml水中,即得;
配制Earle液:原液甲1份,原液乙1份,水18份,混合均匀即得;
将水解乳蛋白胨和Earle液按质量体积比1:100混合完全溶解,装瓶,115℃高压灭菌20min,冷却即得;
<4>25%新鲜酵母浸出液的制备
将250g干面包酵母或啤酒酵母置于1L的ddH2O中,浸泡1h后加热至沸腾、冷却,3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用1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8,滤纸初滤后,0.22μl滤膜过滤除菌,即得;
将步骤<2>至<4>获得的猪肺消化汤、1%水解乳蛋白胨Earle液和25%新鲜酵母浸出液按体积百分数48%、50%、2%在无菌条件下混合,即得基础培养液。
上述支原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5>培养基的完善
根据不同支原体的培养特性,在无菌状态下,每90~95ml基础培养液中加入5~10ml无菌的动物血清(马血清、小牛血清或其他动物血清),混匀,将培养基分装到试管中,每支试管10ml,-20℃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兽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53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