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电路控制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5336.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1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活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72 | 分类号: | H03K17/7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卜令涛;魏振柯 |
地址: | 2768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路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特别是属于一种应用于家用电路及工业控制中的智能设备的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路控制开关方面使用最广泛的器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可控硅,另一种为继电器。可控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功率器件,可用来做高电压和高电流的控制,可控硅型开关虽然耐冲击能力好且无触点开关电弧,但其工作时发热大、热损耗较高;继电器同样是用于由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控制元件,继电器型开关导通后内阻较小,电能损耗小,但与此同时其主要缺点是带感性负载时开关电弧较大,易造成触点烧蚀、粘连,从而导致继电器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电路控制开关,以达到降低热损耗、延长使用寿命、安全可靠的目的。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电路控制开关,包括底座、外壳和接线端子,底座上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引出接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包括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的可控硅模块具有可控硅和可控硅驱动电路,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和继电器驱动电路;所述的接线端包括控制输出端、控制电信号输入端和接地端;可控硅与继电器常开触点并联,并连接至控制输出端;上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供电电源和控制电信号输入端。
上述的可控硅驱动电路中具有光电耦合器和三极管电路,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可控硅、供电电源和三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连接控制电信号输入端;
继电器的驱动电路中,包括继电器线圈连接第二三极管电路、供电电源,第二三极管电路同样连接控制电信号输入端;且上述三极管电路中的三极管发射极均连接接地端。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电路控制开关,在导通时,可控硅首先上电导通,其次继电器上电动作,可控硅导通后,其两端压差较低,因此在继电器闭合时,继电器两端几乎无压差,于是避免了电弧及电网污染的产生;在开关持续导通过程中,因为继电器触点接触电阻极小,故可控硅两端无压差,使得开关无热损耗。当开关断开时,继电器先行断电,当触点分离时,可控硅恢复导通,从而抑制触点电弧的产生,保护了继电器触点,最后可控硅断开,完成开关的切断。本发明具有无电弧及电路污染、安全可靠、使用寿命较长的积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部分公开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本发明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电路板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电路控制开关,包括底座4、外壳1和接线端子3,底座上固定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引出接线端,所述的电路板包括可控硅模块和继电器模块;其中,可控硅模块具有可控硅5和可控硅驱动电路,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6和继电器驱动电路;可控硅与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并联,分别引出控制输出端K1、K2。
上述的接线端包括五个,分别连接电路板中的控制电信号输入端IN、供电电源VCC、接地端GND、控制输出端K1和K2;其中供电电源VCC连接3-24V电源。
如图3所示,可控硅驱动电路中具有光电耦合器2和三极管电路7,光电耦合器分别连接可控硅、供电电源VCC和三极管电路,三极管电路连接控制电信号输入端IN;继电器的驱动电路中,继电器线圈连接第二三极管电路和供电电源VCC,第二三极管电路同样连接控制信号输入端IN;且上述三极管电路中的三极管发射极均连接接地端。
本发明所提供的新型电路控制开关,将可控硅和继电器作为开关使用的节能及无电弧产生等优点集于一身,具有寿命长、高可靠性、响应快、节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活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活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5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