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5103.1 | 申请日: | 2013-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9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钱云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5/622;C04B35/6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型或高温煅烧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的种类很多,用途各异。电容器的外壳等大多都是陶瓷制成,所以对材料介电常数、抗压强度、熔点等都有一定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利用单一原料制成陶瓷材料,限制了此类材料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现有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陶瓷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组分: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0-30份,氧化铝20-30份,高岭土10-25份,稳定剂5-10份,烧结助剂5-10份,环己烷溶液10-30份。
优选的是,所述烧结助剂为La2O3。
优选的是,所述稳定剂为SiO2。
上述的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第二步,将所称取的原料混匀注浆成毛坯件;
第三步,将毛坯件在温度为1000-1500℃下煅烧2-5小时,保温2-3小时候得半成品;
第四步,半成品在温度为800-1200℃下煅烧10-25小时,保温4-6小时候后,再重复煅烧2-4次,每次煅烧持续2-5小时得陶瓷材料。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氧化铝陶瓷与环氧树脂混合制成陶瓷材料密度大于3.80 g/cm3,熔点大于2030℃,介电常数大于9.0,抗弯强度大于300MPa,性能上都有所提高,拓展了陶瓷材料在电学领域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介绍。
实施例1
一种陶瓷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组分:聚丁二烯环氧树脂10份,氧化铝20份,高岭土10份,SiO25份,La2O35份,环己烷溶液10份。
上述的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第二步,将所称取的原料混匀注浆成毛坯件;
第三步,将毛坯件在温度为1000℃下煅烧2小时,保温2小时候得半成品;
第四步,半成品在温度为800℃下煅烧10小时,保温4小时候后,再重复煅烧2次,每次煅烧持续2小时得陶瓷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陶瓷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组分:聚丁二烯环氧树脂30份,氧化铝30份,高岭土25份,SiO210份,La2O310份,环己烷溶液30份。
上述的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第二步,将所称取的原料混匀注浆成毛坯件;
第三步,将毛坯件在温度为1500℃下煅烧5小时,保温3小时候得半成品;
第四步,半成品在温度为1200℃下煅烧25小时,保温6小时候后,再重复煅烧4次,每次煅烧持续5小时得陶瓷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陶瓷材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组分:聚丁二烯环氧树脂20份,氧化铝25份,高岭土20份,SiO28份,La2O38份,环己烷溶液20份。
上述的一种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按重量份数称取原料;
第二步,将所称取的原料混匀注浆成毛坯件;
第三步,将毛坯件在温度为1200℃下煅烧3小时,保温2.5小时候得半成品;
第四步,半成品在温度为1100℃下煅烧20小时,保温5小时候后,再重复煅烧3次,每次煅烧持续4小时得陶瓷材料。
本发明对陶瓷材料的密度、熔点、介电常数、以及抗弯强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宏泉高压电容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5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