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14364.1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719153A 公开(公告)日: 2014-04-16
发明(设计)人: 罗惠华;钟少宗 申请(专利权)人: 广西大学
主分类号: A01N59/14 分类号: A01N59/14;A01P21/00;C05G3/00;A01N37/10
代理公司: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代理人: 韦锦捷
地址: 530004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香蕉 枯萎病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香蕉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方法。

背景技术

香蕉枯萎病(Banana Fusarium Wilt)又称巴拿马病、黄叶病、香蕉镰刀菌枯萎病,于1874年首先发现在澳大利亚,1890年在中美洲发生流行,1935-1939年南美因此病毁蕉园4万公顷,我国1960年广西西贡蕉发生该病,此后海南、台湾、广东、云南等省区都有大面积发病,发病率为3.2%-26%,严重的高达60%,常造成毁灭性损失,农民称之为香蕉的“癌症”。

有史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该病为传染性病害,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目前已发现有四个生理小种,1号种呈世界性分布,而4号小种侵染的有香蕉和大蕉,包括对其他小种有抗性的象牙蕉,危害最为严重,并认为从根部入侵,向木质部发展,堵塞维管束产生毒素而坏死,还认为苗木、流水、土壤、农具、人员走动带菌传播。发病条件是土壤贫瘠的砂土或沙壤土。pH值6以下的酸性土利于病菌滋生。一般在雨水多、排水不良的地段(土壤持水量>25%)和季节易感病,各地发病的高发期略有差异,多为每年7-10月或10-11月。

目前尽管有大量的人员进行该病的研究,但尚未研究出治疗该病的特效药,因此在防治上只能采取①施用石灰调节土壤酸度(PH值到7)杀线虫,减少病菌侵染;②防止种苗带菌,选抗病品种或无带菌组培苗;③发现病株封锁病区,并挖除销毁,并注射草甘膦杀死、烧毁,或采用石灰或石灰氮进行消毒处理;④加强栽培管理或实行轮作,据台湾报道,与水稻轮作,一年发病率可由30-50%降至8.1-17.6%。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根据香蕉枯萎病的发病内因,提供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方法,辅以缺失的营养元素,调整植株营养平衡,提高香蕉的抗病免疫能力。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方法,用0.05-0.3mg/L萘乙酸、0.2-0.3%硼砂液和2-6%MgSO4营养液淋茎根,600-800ml/株,黄叶退黄转绿后每8-12天再淋300-500ml/株,共2-3次;待病症改善后,用0.2-0.3%硼砂液和2-6%MgSO4营养液每15-20天淋茎根,300-500ml/株,共5-8次。

为了使2-3年后不再发病,还可对每株香蕉土施用镁肥和硼肥。

所述的镁肥为钙镁磷肥,施用量为0.5-3斤/株;所述的硼肥为硼砂,施用量为50-100g/株。

本发明能够根据香蕉枯萎病的发病内因,有效地防治香蕉枯萎病,较快地使病叶退黄转绿,提高产量,并且能够持续2-3年不再发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研究过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据发明人在南宁市的调查研究,认为香蕉枯萎病并非传染性病害,理由如下:

(一)枯萎病株所抽生吸芽不带病,能正常生长,多数长至抽蕾前,需大量营养而供应不上时才发病显症;

(二)病株相邻植株可不感病,能正常生长,结果而高产,这是株肥差异所致;

(三)重施生物肥、有机肥地区,植株抗病力强,可不发病或少发病,如与坛洛病区相邻的金陵香蕉农户重视有机肥的施用,该病极少发生,可见该病与营养密切相关;

(四)贫瘠的砂土、沙壤土、赤红壤或老蕉园,由于某些营养元素的缺少或定向消耗造成某些元素的严重缺失,特别是香蕉孕蕾、抽蕾期正处大量需肥时而供应不上,致使黄叶猛增,心叶抽生困难,而逐渐枯萎。因此我们采用对症措施,使病症慢慢消失并正常开花结果。

根据病症我们诊断香蕉植株镁、硼的严重缺失是香蕉枯萎病致病的根本内因,并在广西大学果园的香蕉标本园调查采样,选六株大蕉,三株作为试验组,余下三株作为对照组(不处理)。试验组于5月13日用0.2-0.3%硼砂液+2-6%MgSO4营养液淋茎根,700ml/株,7-10天后观察,黄叶逐渐退黄转绿,以后每10天再淋300-500ml/株,前2-3次还加0.05-0.3mg/L萘乙酸,以促进发根和养分吸收,病症改善后15-20天一次,共8-10次。

对照组中,一株于7月中旬枯死,另外两株虽已抽蕾,但果穗短小,发育不良,难以获产。试验组的三株香蕉分别于12月收果42.5斤、27.2斤和25.9斤,裂茎已恢复完好,一株假茎横切面维管束90%以上完好,另外两株假茎横断面维管束全部恢复正常。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43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