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4335.5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蓉;盛家兴;黎培辉;刘德晖;应何杰;吴维挺;邓心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00 | 分类号: | B07C5/00;B07C5/3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永校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斜 板式 传送带 分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拣设备,具体是一种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分拣设备已运用于很多行业。同时随着分拣设备的分拣能力越来越高,分拣设备已经成为自动分拣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使用的中型货物分拣设备主要是推臂式分拣机,而该种分拣方式工作过程中需要提供很大的推力将货物快速推向分拣槽,因此存在对货物存在较大的损坏以及在非分拣过程中支线传送速度缓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用于克服目前使用的货物分拣装置的造成货损以及在非分拣过程中支线传送速度缓慢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包括可倾斜板机构、支线传送带组、主传送带、分拣溜槽、射频信息识别门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可倾斜板机构与支线传送带组固定安装在分拣机架上,主传送带与可倾斜板机构两端连接,分拣溜槽固定安装在可倾斜板机构的后侧,射频信息识别门安装在可倾斜板机构右端的主传送带上,所述控制模块与射频信息识别门以及可倾斜板机构连接,通过射频信息识别门读取附在货物上的射频标签,控制模块识别货物是否需要在此分拣口被分拣出。
所述可倾斜板机构由可倾斜板组、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前支撑杆、后支撑杆、顶杆以及限制滚珠组成,可倾斜板组与左连接杆以及右连接杆连接,可倾斜板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杆上,可倾斜板组后端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杆上,前支撑杆与顶杆连接,后支撑杆与限制滚珠连接。
所述可倾斜板机构由控制模块控制可倾斜板机构的倾斜程度,如果所读取货物应从此分拣口被分拣出,则升起顶杆,使可倾斜板机构倾斜,从而使货物平稳滑向分拣溜槽,分拣完毕则降下顶杆,使可倾斜板机构平置。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在于:
能够快速高效地识别并实现货物的分拣,并且实现货物在非分拣过程中的传送速度。通过若干个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的连接使用,可以实现物流企业中行李等中小型货物的正确、高效分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的可倾斜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的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的可倾斜板机构倾斜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包括右连接杆1、支线传送带2、分拣溜槽3、控制模块4、主传送带5、射频信息识别门6、可倾斜板7、左连接杆8、分拣机架9、后支撑杆10、限制滚珠11、前支撑杆12以及顶杆13。
具体结构和连接方式为:所述可倾斜板组由5支可倾斜板7组成。其中可倾斜板机构由可倾斜板组、左连接杆8、右连接杆1、前支撑杆12、后支撑杆10、顶杆13以及限制滚珠11组成。所述可倾斜板组由左连接杆8以及右连接杆1连接,可倾斜板组前端固定安装在前支撑杆12上,可倾斜板组后端固定安装在后支撑杆10上;前支撑杆12与顶杆13连接,后支撑杆10与限制滚珠11连接。所述可倾斜板机构固定安装在分拣机架9上。主传送带5与可倾斜板机构两端连接,射频信息识别门6安装在可倾斜板机构右端的主传送带5上,分拣溜槽3固定安装在可倾斜板机构的后侧;所述控制模块4与射频信息识别门6以及可倾斜板机构连接。所述可倾斜板机构由控制模块4控制。所述支线传送带组由四支支线传送带2组成。
一种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工作时,当货物由主传送带5传送到射频信息识别门6时,射频信息识别门6读取附在货物上的射频信息标签。控制模块4识别货物是否需要从此分拣口被分拣出:若所读取货物应由此分拣口被分拣出,控制模块4控制升起顶杆13,从而顶起前支撑杆12,如图3所示,通过可倾斜板机构的倾斜,使货物平稳滑向分拣溜槽3,从而使货物分拣出;若所读取货物不应由此分拣口被分拣出,则支线传送带组向主传送带5继续传送,到下一个可倾斜板式传送带分拣装置区进行再次识别分拣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4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治疗脑梗塞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频监控的人群人数估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