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制造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4201.3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4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董良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4316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制造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制造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从古至今,农业在我国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农作物的生长中肥料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我国也是肥料的使用大国。目前我国主要使用化肥,化肥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大,而使用的品种多为单元氮素肥料,而使用含磷、钾要素的多元肥料比较少,导致土壤化板结,保水保肥的能力减弱等现象,不仅浪费了肥料,还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一直提倡农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肥料的利用率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本发明的肥料,采用有机与无机的双效结合,从原料的选材到制备方法都科学严谨,使得制得的肥料可以使肥料的养分达到长效与高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肥料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制造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肥料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稻草45-50、杨树枝23-26、柳树叶12-15、甘蔗秆30-34、大豆皮10-12、啤酒糟30-34、缓释尿素30-34、硫酸铵12-14、磷酸二氢钾23-25、氯化钾12-15、磷酸一铵6-8、硫酸锌3-4、聚丙烯酰胺2-3、EM菌剂3-4、包膜剂4-6、水适量;
所述包膜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氨酯丙烯酸酯50-60、丙烯酸乙酯20-30、氯化石蜡20-22、交联剂TAC1-2、纳米碳0.1-0.2、麦饭石粉1-2、新戊二醇3-4;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肥料的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稻草、杨树枝、柳树叶、甘蔗秆、大豆皮混合后置于阳光下晒干,再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渣,得混合渣,备用;
(2)将缓释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磷酸一铵加入适量水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备用;
(3)将硫酸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备用;
(4)将步骤1的混合渣、步骤2的混合液、步骤3的混合物料、啤酒糟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接入EM菌剂,搅拌均匀常温下发酵25-35天,期间每隔5-6天翻堆一次;
(5)将步骤4发酵完成的物料烘干,造粒,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肥料,再化肥原料的基础上添加了稻草、杨树枝、柳树叶、甘蔗秆、大豆皮、啤酒糟等有机原料,实现了有机肥料、中微量元素和速效无机肥有机结合,可以减少化肥的用量,采用了原料的处理加工、发酵、造粒等方式进行制作,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制得的肥料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大大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作物的品质,改善土壤的板结现象。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称取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稻草48、杨树枝25、柳树叶14、甘蔗秆33、大豆皮11、啤酒糟32、缓释尿素32、硫酸铵13、磷酸二氢钾24、氯化钾13、磷酸一铵7、硫酸锌4、聚丙烯酰胺2、EM菌剂3、包膜剂5、水适量;
所述包膜剂由下列重量份(kg)的原料制成:聚氨酯丙烯酸酯55、丙烯酸乙酯25、氯化石蜡21、交联剂TAC1、纳米碳0.2、麦饭石粉1、新戊二醇3;其制备方法是将各原料混合,研磨分散均匀即得。
肥料的制备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稻草、杨树枝、柳树叶、甘蔗秆、大豆皮混合后置于阳光下晒干,再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成渣,得混合渣,备用;
(2)将缓释尿素、硫酸铵、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磷酸一铵加入适量水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得混合液,备用;
(3)将硫酸锌、聚丙烯酰胺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料,备用;
(4)将步骤1的混合渣、步骤2的混合液、步骤3的混合物料、啤酒糟以及其它剩余成分混合均匀,接入EM菌剂,搅拌均匀常温下发酵30天,期间每隔5天翻堆一次;
(5)将步骤4发酵完成的物料烘干,造粒,即可。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应用价值,实施人将具有同等肥力的小麦的田地平均分为6块,其中3块施加本发明的肥料,另外3块使用同等分量的普通肥料,取其平均值,试验结果如下:
统计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本发明的肥料对于植物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都有显著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当涂县科辉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4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供气模块
- 下一篇:蒸汽管道凝水疏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