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用高速磨削液的配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3900.6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5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侯万果;买楠楠;田前进;段欣生;王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3/02 | 分类号: | C10M173/02;C10M177/00;C10M169/04;C10N40/24;C10N30/06;C10N30/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3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高速 磨削 配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加工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用高速磨削液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的,高速磨削由于磨粒相对于轴承工件运动的速度已经接近于压应力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所以会使工件材料变形区域明显变小,消耗的能量更集中于磨屑的形成,会使磨除单位体积材料需要的能量变小,材料变形转化的热量也更集中在磨屑中,使传入工件的热量比例减少;由于磨粒运动速度较快,变形区域的应力和热量来不及向工件传导,从而使变形区域热量集中,应变率提高,相当于在高速绝热冲击条件下完成磨削,使材料更易于磨除,使难磨削材料的可磨性改善,因此高速磨削是今后磨削的发展方向。
由于磨削速度较快,相同时间内产生热量较多,磨削区的温度高达 800-1000°C,容易引起轴承表面局部烧伤,其热量会使工件变形,甚至使表面产生裂纹;而且磨削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金属磨屑和砂轮未,影响轴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等;所以在选取高速磨削加工的磨削液时,要求该磨削液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冷却性、润滑性和清洗冲刷性,传统的磨削液己不能适应这种高速磨削的工况因此,需要针对高速磨削的特点,开发一种性能优良的高速磨削液已成为轴承磨削加工领域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承用高速磨削液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准备原料、搅拌、溶解、测试PH值,即获取高速磨削液,本发明所配置的高速磨削液冷却性、润滑性和清洗冲刷性较好,特别适用于线速度≥40m/s的高速磨削,有效提高了磨削效率。
为了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轴承用高速磨削液的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原料、搅拌、溶解、测试PH值,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原料
所述高速磨削液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包含:
有机防锈剂 8%-12%;
润滑剂 7%-10%;
清洗剂 5%-8%;
表面活性剂 4.5%-6%;
无机防剂 0.5%-1.5%;
杀菌剂 0.8-1.2%;
消泡剂 0.3-0.7%;
其余为蒸馏水;
上述原料待用;
(2)搅拌
接上一步骤,将有机防锈剂、润滑剂、清洗剂和表面活性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3)溶解
接上一步骤,将无机防剂加入到10%-20%的蒸馏水中搅拌并通过容器加热至充分溶解,将充分溶解后的溶液加入反应釜中,再将杀菌剂和消泡剂加入反应釜中搅拌均匀;
(4)测试PH值
接上一步骤,在反应釜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后搅拌均匀,即获取高速磨削液,并使用PH试纸测试反应釜中溶液的PH值,以获取合格高速磨削液。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活性剂为油酸三乙醇胺。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清洗剂为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润滑剂为硼酸酯或油酸三乙醇。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防锈剂为有机酸三乙醇胺。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无机防锈剂为钼酸钠。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3)中的加热时间为0.5-1小时,加热温度为 70-80℃。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步骤(4)中所述合格高速磨削液的PH值范围值为8-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所述的轴承用高速磨削液配置方法,选择油酸三乙醇胺作为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 和润湿性,有助于进入高温高压的工作面,同时也是一种润滑剂,其分子具有强极性基团,与金属表面产生强烈的吸附作用,并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较牢固的物理吸附膜和化学反应膜,具有一定承载能力。
选择聚氧乙烯烷基酚醚(OP-10)作为清洗剂, 一方面能吸附各种粒子、油泥,并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阻止粒子和油泥粘附在工件、刀具和砂轮上,另一方面能渗入到粒子和油污粘附的界面上把粒子和油污从界面上分离,随磨削液带走,从而起到清洗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9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式胶囊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甲醛转化气的冷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