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713384.7 | 申请日: | 2013-12-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江国健;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1/05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马文峰 |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基体 增强 组成 多孔 陶瓷 金属 双连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多孔陶瓷作为增强相放入容器中,再将填充粉料倒入多孔陶瓷中,倒入填充粉料的体积不少于多孔陶瓷全部孔隙体积,通过不断旋转并震动或低压压制,使多孔陶瓷孔隙中充满填充粉料,并在填满填充粉料的多孔陶瓷上面再倒入适量的填充粉料,该适量的填充粉料的量以填充粉料熔融收缩后能够保证多孔陶瓷的孔隙内部被填充粉料熔融液填满为准;
所述的多孔陶瓷为Al2O3多孔陶瓷、或SiC多孔陶瓷或Si3N4多孔陶瓷
所述的填充粉料为基体粉料、非金属粉1与非金属粉2进行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粉体;
所述的基体粉料为金属粉、合金粉中任一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粉、或金属粉和合金粉的组合;
所述的非金属粉1为Si粉、P粉、C粉、B粉、K2ZrF6粉、K2TiF6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所述的非金属粉2为氧化物、碳化物或氮化物或它们的组合;
(2)、将填满有填充粉料的多孔陶瓷放入烧结炉中,在保护气氛下保温一定时间,其温度的确定以填充粉料中的基体粉料能熔融为准,其时间的确定以填充粉料中的基体粉料的熔融液能全部浸渗进多孔陶瓷为准,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粉为Al粉、Cu粉、Fe粉、Mg粉或Ti粉;
所述的合金粉为Al-Mg合金粉、Al-Si-Mg合金粉或Cu-Al-Mg合金粉;
其中所述的Al-Mg合金粉,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为80~92:20~8;
所述的Al-Si-Mg合金粉,按质量比计算,即Al:Si:Mg为70~85:10~7:20~8;
所述的Cu-Al-Mg合金粉,按质量比计算,即Cu:Al:Mg为74~82:0~10:26~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非金属粉2为Al2O3粉、SiC粉或Si3N4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粉料,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合金粉:非金属粉1即B粉:非金属粉1即K2ZrF6粉:非金属粉2即SiC粉分别为97:1:2:0和95:1:2:2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粉料;
所述的Al-Mg合金粉,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为92: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粉料,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合金粉:非金属粉1即B粉:非金属粉1即K2ZrF6粉:非金属粉2即SiC粉分别为95:1:2:2,92:1:2:5和89:1:2:8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粉体;
所述的Al-Mg合金粉,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为80:2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基体相和增强相组成的多孔陶瓷/金属双连续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充粉料,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合金粉:非金属粉1即B粉:非金属粉1即K2ZrF6粉:非金属粉2即SiC粉分别为95:1:2:2,92:1:2:5和85:1:2:12的比例进行混合后所得的混合粉体;
所述的Al-Mg合金粉,按质量比计算,即Al:Mg为87: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33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配套模胎类工装结构
- 下一篇:刀盘位置的自动纠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