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试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12786.5 | 申请日: | 2013-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2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朱小泉;杨帆;孙亮;史晓红;唐雷;原慧萍;张玉荣;赵承孝;赵帆;王娜娜;惠娟;张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生部北京医院 |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李欣 |
| 地址: | 10073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测 强直性脊柱炎 感性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试剂,更具体的说是通过测定与AS相关基因BAG6的多态性预测受试者对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性,该方法可用于疾病的辅助诊断、治疗和新药开发,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16-40岁的青壮年,男女患病比例约为4~10:1。病变常首先发生于骶髂关节,少数重症患者表现为整个脊柱强直。此外,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髋关节、眼、肺、心血管、肾等脊柱外病变。AS在白种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3%,我国AS患病率约为0.2-0.6%,其中60%以上的患者伴有髋关节受累,致使20%以上AS患者残疾,炎症主要累及关节囊、肌腱和韧带的骨附着点,导致局部关节粘连强直,活动受限。临床上至今尚缺乏可明显缓解和控制疾病发展的药物。AS属多基因疾病,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虽然通常认为遗传与免疫因素在AS发病中起主导作用,但确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目前进行AS遗传病因研究,多采用SNP作为基因组标志的关联分析方法,是有效的,已得到证明。SNP是指染色体基因组水平上单个核苷酸变异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人群中的频率需>1%,SNPs是双等位基因标记,这种单碱基变化中有70.1%为同型碱基之间的转换:如G/A或T/C,29.1%为发生在嘌呤和嘧啶之间的颠换。C(胞嘧啶)是人类基因组中最易发生变化的位点,因为大多数是甲基化胞嘧啶,能够自发脱氨基转换为T(胸腺嘧啶),SNP包含了已知多态性的80-90%,是最常见的遗传变异。
由于生存的选择压力导致SNP在单一基因和整个基因组中的分布呈不均匀性。SNPs在基因非编码区的数量是编码区的4倍,总数可达3百万个。SNP以其密度高(平均每1kb就有1个)、代表性强(位于基因内部的SNP可能直接影响蛋白质结构或表达水平)、遗传稳定性好(同微卫星多态性比较而言)、易于自动化分析(因SNP 在人群中多为双等位基因标记,可简单以“+/-或1/0”直接分型)等特点成为很好的遗传标志。
1973年,Brewerton等首先发现了与AS强相关的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随着研究的进展,与AS相关的其他易感基因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陆续被识别。
BAG6(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6,BCL2关联凋亡基因6)基因位于6q21.3,又称HLA-B基因相关转录因子3(BAT3),最初是在爪蟾卵提取物中纯化得到的,蛋白分子量为150KDa。研究表明其与果蝇的凋亡诱导因子Reaper在细胞核中相互作用。BAG-6蛋白存在于细胞核中并通过BAG结构域与Hsc70/Hsp70结合。另有研究证实BAG-6可与凋亡诱导因子AFI结合并增强其稳定性。BAG-4和BAG-6与凋亡相关蛋白结合表现出的抗凋亡功能可能促进了上皮性卵巢癌的侵袭浸润。
目前尚无任何关于BAG6基因与AS相关联的研究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预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试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基因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核酸序列,为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碱基序列。其第23内含子区位为SNP位点,以字母“R”标示出。该核酸序列为BAG6基因部分序列。图1为BAG6基因结构及其多态性变异位点的示意图,附图中包含有3个内含子,rs201165258位点标在BAG6基因图中第23内含子区的相应位置。
一种检测强制性脊柱炎易感性的方法,检测受试者BAG6基因第23内含子区rs201165258的基因型,基因型为CC时,受试者的易感性最低;携带T等位基因时,受试者的易感性升高。
一组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引物,能扩增得到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易感性的核苷酸序列,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分别为序列表SEQ ID No.2和序列表SEQ ID No.3所示。引物长度分别为26bp和22bp,可以特异性地扩增出包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中第23内含子区位置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生部北京医院,未经卫生部北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7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矸石的识别装置
- 下一篇:利用芯模振动法成型一阶段预应力混凝土管的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