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β-胸苷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12430.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亮;赵楠;熊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19/073 | 分类号: | C07H19/073;C07H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302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β-胸苷的方法,属于药物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β-胸苷(β-Thymidine),又称脱氧胸苷(Deoxythymidine),是治疗艾滋病(AIDS)药物“齐多夫定”和“司他夫定”的关键中间体,无天然产物的存在。目前人工合成的方法有生物合成方法和化学合成方法。生物合成方法(包括DNA酶解法、发酵法、酶法)对生产条件和设备要求较高,成本高。目前,β-胸苷的制备以化学合成法为主。
早期的化学方法合成β-胸苷缺乏立体专一性,生成β-胸苷的同时会产生一定量的α-异构体,使得原料利用率低,分离工艺复杂,成本高。1998年有人提出一种较完善的制备β-胸苷的方法:用5-甲基尿苷经卤代、酰基化、催化氢化和醇解合成β-胸苷(CN1055293),虽然该方法具有立体专一性,但收率并不是很高。
后来浙江先锋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中国专利CN102086222中公开了一种以5-甲基尿苷为原料,与碳酸二酯反应脱水,再与卤代试剂发生卤代反应,最后由还原剂金属催化氢化制备β-胸苷的方法,虽然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纯度高等优点,但由于其中的脱水反应的产物不稳定,在后处理过程中很容易分解,致使后续的氢化反应时间长、后处理操作繁琐,也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制备β-胸苷的方法,实现以简单操作、更低成本、高收率制备高纯度β-胸苷,满足β-胸苷的工业化生产需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制备β-胸苷的方法,包括:5-甲基尿苷与碳酸二烷基酯的脱水反应、2,2’-脱水-甲基尿苷与卤代试剂的卤代反应及2’-卤代-β-胸苷在金属催化下的氢化反应,其特征在于:5-甲基尿苷与碳酸二烷基酯的脱水反应及2,2’-脱水-甲基尿苷与卤代试剂的卤代反应采用一锅法进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一锅法包括如下操作:将5-甲基尿苷和碳酸二烷基酯加入有机溶剂中,升温至50~80℃;加入无机碱,升温至100~140℃,保温反应2~10小时;降温至20~80℃,加入卤化氢-有机溶剂溶液,保温反应2~10小时;减压浓缩,加入水,降温使析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碳酸二烷基酯选自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丙酯或碳酸二异丙酯。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或1,4-二氧六环。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无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钠或碳酸钾。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卤化氢-有机溶剂溶液选自氯化氢-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溴化氢-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氯化氢-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溴化氢-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氯化氢-1,4-二氧六环溶液或溴化氢-1,4-二氧六环溶液。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5-甲基尿苷与碳酸二烷基酯的摩尔比为1:1~1:3;5-甲基尿苷与无机碱的摩尔比为1:1~1:0.01;5-甲基尿苷与卤化氢的摩尔比为1:1~1: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氢化反应包括如下操作:将2’-卤代-β-胸苷、碱和金属镍加入水中,在常压下通入氢气,再于20~50℃下滴加无机碱的水溶液,滴毕,保温反应至氢化完全;抽滤,减压蒸馏滤液,对得到的固体用水重结晶。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的碱选自乙酸钠、碳酸钠、甲醇钠、乙醇钠、正丁醇钠、乙醇钾、叔丁醇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氢钠或碳酸氢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采用一锅法制备2’-卤代-β-胸苷,不仅简化了操作,关键是避免了脱水反应产物的分解,使制备的2’-卤代-β-胸苷的纯度大大提高,从而使后续的氢化反应时间短、只需简单后处理就能得到HPLC纯度高达99.5%的β-胸苷,并且反应条件易于控制,收率高,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制备式I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迪赛诺化学制药有限公司;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4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类自组装短肽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提取芍药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