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硅钢板清洗剂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2055.0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6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莫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19 | 分类号: | C23G1/19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45006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硅钢 洗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清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到一种冷轧硅钢板清洗剂。
背景技术
由于硅钢板在冷轧过程中要使用轧制油,使得冷轧硅钢板表面粘有一层油污,这层油污在退火之前必须清洗干净,以避免硅钢板在退火过程中油污碳化,对硅钢板表面造成污染,影响后续工序涂层质量。
一般地,冷轧硅钢板表面油污常用碱性清洗剂清洗。但是,这些清洗剂对冷轧硅钢板的清洗效果不好,清洗后的冷轧硅钢板表面常常还附着一层油污,致使退火后的冷轧硅钢板表面形成碳质污斑,严重地影响钢板表面的质量,并且这些清洗剂的工作温度较高,清洗时能耗大,且容易造成设备和管道结垢而堵塞管道,影响正常生产。另外,这些清洗剂中均不含消泡剂,在对冷轧硅钢板的清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这些泡沫轻则污染作业环境,重则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的冷轧硅钢板清洗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效果好、能耗小、污染程度小的冷轧硅钢板用清洗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一种冷轧硅钢板清洗剂,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氢氧化钠:41~55份;硅酸钠:19~30份;三聚磷酸钠:10~24份;碳酸钠:24~33份;聚氧乙烯醚:7~12份;肥皂:4~7份;高效有机硅抑泡剂:0.25~0.4份;通用有机硅消泡粉:0.25~0.4份。
所述的清洗剂以重量份数表示为:氢氧化钠:44~50份;硅酸钠:23~27份;三聚磷酸钠:15~20份;碳酸钠:26~30份;聚氧乙烯醚:7~12份;肥皂:4~7份;高效有机硅抑泡剂:0.3~0.35份;通用有机硅消泡粉:0.3~0.35份。
以上所述高效有机硅抑泡剂具体包括高效有机硅抑泡剂TSA-7133,TSA-672,TSA-10A,D-30X,TSA-630和TSA-5701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清洗效果好。相对于传统的清洗剂,本发明采用酸性组分,有效清洗冷轧硅钢板表面附着的油污,使退火后的冷轧硅钢板表面避免形成碳质污斑,提高了钢板表面的质量,
2.能耗小。相对于传统的清洗剂,本发明采用的清洗温度较低,节省了大量的能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3.污染程度小。本发明含有消泡剂,有效避免冷轧硅钢板的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泡沫,减少了对周围设备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发明,但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应用范围:
实施例1:
根据本发明制造硅钢板的清洗剂,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氢氧化钠:41份;硅酸钠:19份;三聚磷酸钠:10份;碳酸钠:24份;聚氧乙烯醚:7份;肥皂:4份;高效有机硅抑泡剂:0.25份;通用有机硅消泡粉:0.25份。
将上述原料均匀混合后,密封包装即可制成合格的冷轧硅钢板专用清洗剂。使用时,只需将该种固态的冷轧硅钢板专用清洗剂倒入自来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配置成浓度为5%、液温在55℃之间的清洗液,通过管道送入硅钢板生产厂得带钢清洗槽中,对冷轧硅钢板进行喷淋清洗,经验证,洗净率可达到95%以上,并且使用后设备和管道均未产生结垢。
实施例2:
根据本发明制造硅钢板的清洗剂,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氢氧化钠:44份;硅酸钠:22份;三聚磷酸钠:12份;碳酸钠:25份;聚氧乙烯醚8份;肥皂:5份;高效有机硅抑泡剂:0.28份;通用有机硅消泡粉:0.28份。
将上述原料均匀混合后,密封包装即可制成合格的冷轧硅钢板专用清洗剂。使用时,只需将该种固态的冷轧硅钢板专用清洗剂倒入自来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配置成浓度为5%、液温在55℃之间的清洗液,通过管道送入硅钢板生产厂得带钢清洗槽中,对冷轧硅钢板进行喷淋清洗,经验证,洗净率可达到96%以上,并且使用后设备和管道均未产生结垢。
实施例3:
根据本发明制造硅钢板的清洗剂,主要包括以下组分,以重量份数表示为:氢氧化钠:48份;硅酸钠:25份;三聚磷酸钠:15份;碳酸钠:28份;聚氧乙烯醚:9份;肥皂:6份;高效有机硅抑泡剂:0.3份;通用有机硅消泡粉: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译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205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压铸造的PLC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