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生O‑乙酰高丝氨酸的微生物和利用所述微生物产生O‑乙酰高丝氨酸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1976.5 | 申请日: | 2010-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金素影;申容旭;许仁庚;金贤雅;徐昌一;金朱恩;孙晟光;李相穆;全成后;李汉珍;罗光镐 | 申请(专利权)人: | 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P13/04;C12R1/185;C12R1/19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王芝艳,吴小瑛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生 乙酰 丝氨酸 微生物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以高产量产生O-乙酰高丝氨酸(L-蛋氨酸前体)的微生物株。另外,本发明还涉及利用所述微生物株高产量地产生O-乙酰高丝氨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可以通过化学或生物学方式合成在动物饲料、食品和医药中使用的蛋氨酸。
在化学合成中,蛋氨酸基本上是通过水解5-(β-甲基巯基乙基)乙内酰脲产生的。然而,合成的蛋氨酸的不利之处在于以L-型和D-型的混合物的形式存在,这需要困难的额外方法将它们彼此分开。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开发了用于选择性地合成L-蛋氨酸的生物学方法,L-蛋氨酸是已有专利申请(WO2008/103432)要求保护的化学物质。该方法(简称为“两步法”)包括发酵产生L-蛋氨酸前体和由L-蛋氨酸前体向L-蛋氨酸的酶促转化。所述蛋氨酸前体优选包括O-乙酰高丝氨酸和O-琥珀酰高丝氨酸。就对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的克服对所述两步法进行评价,所述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例如硫化物的毒性、蛋氨酸和SAMe在蛋氨酸合成中的反馈调控,以及胱硫醚γ-合酶、O-琥珀酰高丝氨酸硫化氢解酶和O-乙酰高丝氨酸硫化氢解酶对中间产物的降解。另外,与产生DL-蛋氨酸的常规化学合成法相比,所述两步法具有以下优点:仅对L-蛋氨酸具有选择性,并且伴随产生作为有用副产物的有机酸,例如琥珀酸和乙酸。
作为蛋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中间产物,O-乙酰-高丝氨酸被用作产生蛋氨酸前体(WO2008/013432)。如下式所示,在O-乙酰转移酶的协助下由L-高丝氨酸和乙酰-CoA合成O-乙酰-高丝氨酸:
L-高丝氨酸+乙酰-CoA→O-乙酰-高丝氨酸。
在本申请的受让人的美国专利公开第US2009-0253186A1号中公开了其中引入了thrA和metX基因以分别提高L-高丝氨酸和O-乙酰高丝氨酸的生物合成的微生物株,以及利用所述微生物株高产量地产生O-乙酰高丝氨酸的方法。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的发明人认为增加乙酰-CoA(O-乙酰高丝氨酸的生物合成中使用的两种底物之一)可提高O-乙酰高丝氨酸的产量。
在大肠杆菌中,大部分乙酰-CoA是由丙酮酸合成的。然而,如果存在过量的葡萄糖,可以由培养基中累积的乙酸产生乙酰-CoA。从乙酸合成乙酰-CoA可以利用两种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在一种乙酰-CoA生物合成途径中,存在乙酰腺苷酸(AcAMP)中间产物,而乙酰-CoA合酶(acetyl-CoA synthase,ACS)通过该中间产物将乙酸活化成乙酰-CoA。在另一种途径中,作为由乙酸激酶(ACK)和磷酸转乙酰酶(PTA)催化的连续反应的结果,通过乙酰磷酸将乙酸转化为乙酰-CoA(JOURNAL OF BACTERIOLOGY,May1995,p.2878-2886)。在由乙酰-CoA合酶介导的生物合成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乙酰-CoA合酶对乙酸具有高亲和力,其甚至可以将细胞内或细胞外的低水平乙酸活化成为乙酰-CoA。相比而言,ACK-PTA-介导的乙酰-CoA生物合成途径仅在可能由混合酸的发酵形成的高乙酸水平下进行,因为ACK和PTA酶对乙酸具有低的亲和力(J.Gen.Microbiol.102:327-336)。
对于乙酰-CoA合酶,由于位于启动子上游的CRP-结合位点,其表达在指数生长前在转录水平上受到代谢物阻遏控制的抑制,而此后当细胞进入静止期时,其表达增高(Mol Microbiol.2004Jan;51(1):241-54.)。
因此,可以通过ACK-PTA途径将在发酵中期累积的乙酸活化成乙酰-CoA。然而,由于ACK-PTA途径是可逆的,如果乙酸的水平低,那么乙酰-CoA被转化为乙酸。也就是说,在ACK-PTA途径中可能发生乙酰-CoA的消耗,显示出对O-乙酰高丝氨酸合成的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未经CJ第一制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