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肿瘤药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11596.1 申请日: 2013-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3655822A 公开(公告)日: 2014-03-26
发明(设计)人: 李徐钦 申请(专利权)人: 李徐钦;马丹霞
主分类号: A61K36/748 分类号: A61K36/748;A61K9/14;A61P35/00;A61K35/38;A61K35/56
代理公司: 深圳市中知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1 代理人: 张学群
地址: 51800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肿瘤 药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肿瘤药物、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也是目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最近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消化系统癌症如胃癌、结肠癌等癌症占全部癌症构成的10%以上,均为危害较大的常见肿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放化疗方法治疗肿瘤,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造成机体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低下,毒副作用大。因此从天然的动物、植物及矿物中寻找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或活性成分是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中医药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医药宝库,在我国用于防病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

目前国内同类药物检测过的最高癌细胞抑制率仅有50%左右,而人尽皆知的名贵抗癌药材红豆杉的抑癌率也仅有30%左右。

因此,急需开发更有效的抗肿瘤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抗肿瘤中药药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比的各成分组成,为阿魏:蟾蜍:马宝:白花蛇舌草=30:30:50:150。

所述抗肿瘤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各成分、将各成分粉碎、过筛、混匀即可。所述过筛所得抗肿瘤药物各成分的直径为300-800目。所述各具体步骤按照常规方法即可。

本发明还保护所述抗肿瘤药物用于抗肿瘤的用途。包括将所述抗肿瘤药物用水或者黄酒送服的步骤。

所述肿瘤为肝癌、胃癌、食道癌。

本发明的抗肿瘤药物也即“李氏膈食散”是根据祖辈行医经验并吸取历代各家治疗食管癌的理论精髓,形成的具有独特疗效的经验方。“李氏膈食散”由阿魏、蟾蜍、马宝、白花蛇舌草等中药根据中医理论配伍而成,临床应用已数十年,经观察对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有显著疗效,能有效消除癌症肿块、减轻病人痛苦,并能促进食欲,延长癌症病人寿命。

“李氏膈食散”复方主要由阿魏、蟾蜍、白花蛇舌草等传统中药配伍而成。阿魏是一味常用中药,早在《新修本草》中就有记载。阿魏有特殊的臭气,味苦而辛,有理气消肿、活血消疲、祛痰和兴奋神经的功效。赵贝等通过整体、细胞、分子三个水平初步证明阿魏药酒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止肿瘤的浸润和转移,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蟾蜍首载于《名医别录》,早在《神农本草经》就载有“虾蟆”的性味与主治。古今验方广泛应用蟾蜍、蟾酥拔毒消肿、定痛杀虫、强心利尿。现已有蟾酥镇痛膏、蟾酥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注和复方蟾皮胶囊等制剂应用于临床抗肿瘤、镇痛、利水消肿等。白花蛇舌草味甘、淡,性凉,归胃、大肠、小肠经,具清热解毒、消肿镇痛的功效,主治阑尾炎、气管炎、尿道感染、毒蛇咬伤、肿瘤、肠风下血等。体外实验证明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人类口腔表皮样癌细胞(KB)、人肝癌细胞(SMMC)、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体内证明白花蛇舌草乙醇提取物对小鼠移植性S180实体瘤有一定抑制作用。以白花蛇舌草为君药的医院制剂中肝合剂,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显示能显著提高III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李氏膈食散”的主要药味无论临床试用还是实验研究均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效果,表明“李氏膈食散”复方配伍具有理论和和实践应用的基础。

“李氏膈食散”复方既有动物药又有植物药,各味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各不相同,蟾蜍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为蟾毒内酯类成分,属强心苷类物质,包括蟾毒灵(bufalin)、脂蟾蜍配基(resibufogenin)、华蟾酥毒基(又称华蟾毒精cinobufagin)等;阿魏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香豆素和苯丙素等,白花蛇舌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三萜、有机酸及多糖等多种成分,马宝可解毒去恶疮,这些不同活性成分从肿瘤不同靶点发挥作用,充分体现中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特点,从整体调节机体功能达到去除疾病的目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徐钦;马丹霞,未经李徐钦;马丹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