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陷土乔灌木种植的栽培养护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1385.8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8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凯;高彦波;樊蓓莉;谭德远;王婉清;翟鹏辉;李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地址: | 10001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陷土乔 灌木 种植 栽培 养护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陷土植物的种植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湿陷土乔灌木种植的栽培养护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湿陷土是黄土的一种,天然黄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量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壤的结构会迅速破坏,发生显著变形,本领域称之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土的粒度成分以粉土颗粒为主,约占50%以上,具有肉眼可见的孔隙,还呈松散多孔结构状态,孔隙比常在1.0以上。在湿陷土环境中种植乔灌木,由于湿陷土的物理性质,其含水能力远远小于正常土壤含水量的平均水平,因此对于降水或者干旱的缓冲能力极弱。因此,种植于沉陷土的乔灌木往往长期处于干旱或者湿涝的不利生长环境,不仅生长缓慢,树形扭曲矮小,而且病虫害发病率高。由此使得乔灌木成活率低,成材率更低。
目前,本领域中常用的解决方案是换土或者按照比例混入优质土壤或填料。此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根本上提升了湿陷土的物理性状,一步到位;其缺点在于该方法成本过高,工期较长,极大加重了工程负担,因此提供一种替代性地解决湿陷土环境下乔灌木生长问题的技术便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湿陷土环境下、结构简单、便于乔灌木栽培养护过程中进行灌溉、排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乔灌木种植的栽培养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陷土乔灌木种植的栽培养护装置,包括安插在乔灌木的树坑中的渗透储水管以及与所述管体的内径相配合的抽水器,所述抽水器包括中空筒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筒内的活塞,所述中空筒的前端安装有网状头部,所述网状头部的网眼孔径小于湿陷土的粒度。
优选地,所述中空筒的前部内径小于后部内径。
更优选地,所述中空筒后部外径与所述渗透储水管的内径尺寸相配合。
更优选地,所述中空筒为透明管。
优选地,管埋入地下的渗透储水管一端与乔灌木植物根系的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所述抽水器与所述渗透储水管之间为活动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陷土乔灌木种植的栽培养护方法,所述养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湿陷土乔灌木种植的树坑中安插一根或多根渗透储水管,所述渗透储水管埋入地下的一端与乔灌木植物根系的末端位于同一水平面;B、在干旱条件、或需要注入营养液、或需要施加农药时,直接向管体中进行补水、或注入营养液、或施加农药;C、在湿涝条件下,将抽水器安装进入管体中,通过抽水器前端安装的网状头部滤掉湿陷土杂质,将积水抽出;D、通过检测并监控管体中的水位高度,确定乔灌木正常生长的水位高度数值范围,并经由抽水器控制渗透储水管中适时水位高度,使该适时水位高度位于植物正常生长水位的范围之内。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通过本发明能够针对性地改善种植于湿陷土中乔灌木的生长环境,缓解由于土壤结构导致的乔灌木生长问题。并能够有效地节约电能、水源、肥料、农药等资源,减少浪费。并且,本发明结合了不利于乔灌木生长的湿陷土特点,具有方法简单,可操作性性强,见效快,效果好等特点,可全面解决乔灌木栽培养护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其中示出本发明一种湿陷土乔灌木种植的栽培养护装置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的栽培养护装置包括安插在乔灌木10的树坑中的渗透储水管1以及与所述渗透储水管1的内径相配合的抽水器2,本发明可以在乔灌木的树坑中安插多个所述的渗透储水管1,所述抽水器2包括中空筒3以及至少部分设置在中空筒3内的活塞4,并且,本发明所述中空筒3的前端安装有网状头部5,所述网状头部5的网眼孔径小于湿陷土11的粒度。此种结构使得本发明能够在湿涝条件下,使用针抽水器2将渗透储水管1中的积水抽出,从而使浸泡在水保和湿陷土中的根系能够顺利吸收氧气,避免乔灌木根系因为长时间浸泡缺氧导致的黑根坏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脾肾阳虚证的中药丸剂
- 下一篇:用于膜腔定位和注塑件抓取的联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