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及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11348.7 | 申请日: | 2013-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3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陆振乾;刘国亮;季萍;刘丽;王春霞;孙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D04B21/14 | 分类号: | D04B2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051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柔性 防护 结构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硅橡胶、三维立体形状的经编间隔织物和剪切增稠液,所述经编间隔织物由上面层、下面层和中间层组成,中间层连接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剪切增稠液包括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和聚乙二醇,剪切增稠液灌注在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层中,硅橡胶对所述经编间隔织物的两面和四周进行封装,使其形成为一个防渗漏的袋状密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间隔织物的上面层和下面层均由纤维复丝经过编链组织织造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复丝为涤纶复丝或聚乙烯复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层由涤纶单丝织造而成。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拉舍尔双针床经编机一次织造而成由上面层、下面层和中间层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的经编间隔织物;
步骤2:采用纳米二氧化硅颗粒与聚乙二醇进行配制剪切增稠液;
步骤3:将两种不同组分的硅橡胶按1∶1的比例进行混合,去除气泡后,对步骤1中的经编间隔织物表面进行浸渍涂覆,然后进行固化处理,形成防渗漏的袋状间隔织物;
步骤4:将步骤2中的剪切增稠液灌注到步骤3中的袋装间隔织物的中间层中,再利用步骤3中按1∶1比例将两种不同组分的硅橡胶混合进行封口,形成密封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剪切增稠液的制备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逐渐加入到聚乙二醇中,并不断搅拌;
步骤202:将步骤201得到的混合的悬浮液在超声波中震荡分散;
步骤203:将步骤202得到的分散好的混合液放到真空干燥箱中抽真空,去除气泡,得到剪切增稠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将剪切增稠液灌注到中间层的过程中一并进行去除气泡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间隔织物的上面层和下面层均由纤维复丝经过编链组织织造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复丝为涤纶复丝或聚乙烯复丝。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冲击柔性防护结构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编间隔织物的中间层由涤纶单丝织造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134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