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在用工业管道的管外漏磁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10735.9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1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武新军;程世奇;沈功田;邓东阁;徐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朱仁玲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用工 管道 管外漏磁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于在用工业管道的管外漏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管道往往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容易受到输送介质、温度和应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产生腐蚀和材料退化等缺陷;由此引发的管道泄漏或爆炸事故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并造成极恶劣的环境污染。因此,必须定期对工业管道进行检测维护。
与其他常规管道检测方法相比,漏磁检测法速度快,穿透力强、不受油水影响,对管道内部缺陷具有较高灵敏度,由此在工业管道检测方面应用广泛。例如,CN102323331A中公开了一种在役缆索缺陷检测装置,其中通过采用检测爬行器且其具有对称分别在待检测缆索周向上的多个检测模块,由此在沿着缆索表面的爬升运动中来获得缆索内部检测信号。此外,程顺峰等在“工业管道漏磁无损检测传感器的研制”一文(参见《无损检测》,2002年12月,第24卷第12期)中提出一种工业管道漏磁无损检测仪器,其中将检测部件由相互独立的检测单元铰接而成,由此可适应工业管道的各类规格和工况,提高了应用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现有技术仍然存在以下的缺陷或不足:首先,现有的磁漏检测装置均采用有线信号传输方式,但在工业现场管道的走向非常复杂,导致了使用不方便甚至无法检测的问题;其次,尽管能够实现在待测管道表面上的行走,但探头未能实现灵活调节,相应对探测精度和适用性产生约束;其三,现有的检测装置整体结构复杂,体积庞大,有必要对其整体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相应地,在本领域亟需寻找更为完善地适于在用工业管道的检测方案,以便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以上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在用工业管道的管外漏磁检测装置,其中通过结合工业管道以及漏磁检测工艺自身的特点和应用需求,构建特定的检测装置并对其执行沿管爬行、漏磁检测和双路控制等功能的关键组件的设置方式进行设计,测试表明能够很好地适应工业现场情况,同时具备无需搭架、便于操控、检测效率高等特点,因而尤其适用于在用工业管道的高精度检测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在用工业管道的管外漏磁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爬行单元、漏磁检测单元、远端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以及本地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爬行单元包括主动V型轮、减速器、从动V型轮、衔铁和永磁铁,其中主动V型轮通过主动轮轴连接在主动轮支架的下方,并且该主动轮轴端同轴安装有第一链轮随其同步转动;减速器直接固定在主动V型轮支架的上方且由电机予以驱动,该减速器的输出轴端安装有第二链轮,由此使得减速器与主动V型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第二链轮的链传动连接;所述主动轮支架的水平侧还设置有从动轮支架,从动V型轮通过从动轮轴连接在从动轮支架的下方,从动轮支架的上方安装有从动拉手;此外,在主动V型轮与从动V型轮之间还设置有衔铁,该衔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主动轮支架和从动轮支架的下侧,并且所述衔铁的下部两侧左右对称地安装有极性相反的两个永磁铁;
所述漏磁检测单元包括调节板和安装在调节板下侧的探头,该调节板具备腰形槽,并通过可沿着腰形槽上下滑动的螺钉设置在衔铁的下部中央位置且处于两个永磁体之间,由此可执行上下移动以适应不同管径的待测管道;
所述远端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包括信号预处理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和电池模块,其中信号预处理模块通过信号线接收来自漏磁检测单元的漏磁检测信号,并对其执行放大滤波处理;第一无线模块采集预处理之后的信号,然后通过无线方式将其输送至本地控制单元,与此同时,该第一无线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本地控制单元的无线控制指令,并依照此指令来相应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动;该第二无线模块同样用于接收来自本地控制单元的无线控制指令,并依照此指令来相应控制所述电机的转动;电池模块则用于对所述爬行单元、远端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分别提供工作电能;
所述本地控制单元包括无线路由模块和遥控模块,其中遥控模块所发出的控制指令经由无线路由模块转换后,彼此互不干扰地分别传输至所述第一、第二无线模块,相应执行对电机转动的控制操作,以此方式,为整个漏磁检测装置提供双路控制功能。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机通过电机连接板横向布置在主动轮支架的上方,且处于所述减速器的水平一侧,然后通过联轴器来驱动减速器。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远端信号处理与控制单元优选整体封装在仪器箱内并安放在所述从动拉手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107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