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9735.7 | 申请日: | 2013-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0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汪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10 | 分类号: | H01G2/10;H01G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05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低压 电容器 防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电容器通常称为电容,电容亦称作“电容量”,是指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国际单位是法拉(F)。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储存的电荷量则称为电容。电容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隔直、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电路等方面。
现有的低压电容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很容易产生温度,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很容易使电容器爆炸,导致电容器四周的电子元器件收到严重的损坏,使整个系统瘫痪。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损坏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安装在电容器外壳上,包括防爆罩和导向金属片,所述防爆罩呈筒状结构,套于电容器外壳的外部,且防爆罩上端固定在电容器外壳上,防爆罩上端与电容器外壳之间密封,防爆罩下端与电容器外壳不连接,防爆罩与电容器外壳之间形成腔体,所述导向金属片的一端固定在电容器外壳上,另一端处于腔体内,且朝向下方,导向金属片与电容器外壳呈一角度β,角度β范围为30°~60°。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罩与电容器外壳共轴。
进一步地,所述腔体内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导向金属片。
本发明提供的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的优点在于:通过在电容器外壳的外部设置防爆罩,且防爆罩上端与电容器外壳密封,下端与电容器外壳不连接,且在电容器外壳上设置朝向下方的导向金属片,当电容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升温爆炸的话,由于导向金属片和防爆罩的作用,使爆炸后的碎屑及气流全部被阻挡,并向电容器外壳下方运动,有效的保护了四周的其他电子元器件,节约大量成本和资源,且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新型低压电容器防爆装置,安装在电容器外壳10上,包括防爆罩20和导向金属片30,所述防爆罩20呈筒状结构,套于电容器外壳10的外部,且防爆罩20上端固定在电容器外壳10上,防爆罩20上端与电容器外壳10之间密封,防爆罩20下端与电容器外壳10不连接,防爆罩20与电容器外壳10之间形成腔体40,所述导向金属片30的一端固定在电容器外壳10上,另一端处于腔体40内,且朝向下方,导向金属片30与电容器外壳10呈一角度β,角度β范围为30°~60°。
所述防爆罩20与电容器外壳10共轴,便于安装。
所述腔体40内设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导向金属片30,大大提高安全性能。
通过在电容器外壳10的外部设置防爆罩20,且防爆罩20上端与电容器外壳10密封,下端与电容器外壳10不连接,且在电容器外壳10上设置朝向下方的导向金属片30,当电容器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升温爆炸的话,由于导向金属片30和防爆罩20的作用,使爆炸后的碎屑及气流全部被阻挡,并向电容器外壳10下方运动,有效的保护了四周的其他电子元器件,节约大量成本和资源,且提高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源丰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97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