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春芦蒿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707312.1 | 申请日: | 2013-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8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韩平定;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徒区江心洲丰泽渔业园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14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蒿 高产 栽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越冬蔬菜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芦蒿,为菊科蒿属植物。嫩茎叶、根状茎,又名蒌蒿、水艾、水蒿等,多年生草本植物。芦蒿以鲜嫩茎杆供食用,清香、鲜美,脆嫩爽口,营养丰富,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酸性洗涤纤维等。芦蒿可凉拌或炒食,根状茎可腌渍。芦蒿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是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是冬春中国江南一些市场供应的主要野菜品种之一。为了在春节时期给市场提供较多的鲜嫩芦蒿,菜农们借助于刺激番茄、马铃薯、果树等生长的方法给芦蒿喷施赤霉素,但是由于喷施的时间不妥,或者用量不对,都不能达到让春芦蒿增产的效果,相反会影响芦蒿的收获。例如冬天的气温太低,或者大棚薄膜没盖好,大棚内气温低于15℃,赤霉素不能发挥作用。如果赤霉素水溶液的浓度过高容易使芦蒿徒长,反之也达不到刺激芦蒿生长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春芦蒿高产栽培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6~8月,将所选田块深翻、施肥、开沟、精耕、起垄,然后扦插芦蒿茎杆、浇水等, 12月上旬将所述田块生长的芦蒿茎杆齐地面砍掉,给大棚盖上薄膜,次年1月上旬给新长出的芦蒿喷施赤霉素水溶液。
所述扦插的行株距均为20厘米;所述赤霉素为晶体状、含量为98%,其用量为每667m2芦蒿田块3克;所述赤霉素水溶液中赤霉素与水的重量比为1﹕30000~350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1月份塑料大棚内气温可达15℃以上,赤霉素可刺激芦蒿生长;所述赤霉素水溶液中赤霉素与水的重量比1﹕30000~35000是经过几年对比试验后优选出的比例,比较适中,可有效促进春芦蒿生长嫩茎杆,平均每667m2芦蒿田块可收获芦蒿嫩茎杆1200千克以上,与对照组田块相比平均每667m2可增产15~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田块,6~7月份将所选田块深翻、晒垡5~6天,开沟,每667m2施腐熟猪、牛粪约3500千克或腐熟饼肥150千克,精耕起垄,垄宽1.8~2米,垄高20厘米,垄间距离25~30厘米;
2、剪取生长健壮的芦蒿茎杆,截去顶端嫩梢,将茎杆截成20厘米长小段,扦插在所述田垄上,行株距均为20厘米;每穴斜插1~2小段芦蒿茎杆,地上露1/3,踏紧浇足水,10天左右即可生根发芽;
3、做好灌溉、除草、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
4、11月份给所述田块安装大棚架;
5、12月上旬将所述田块生长的芦蒿茎杆齐地面砍掉,给大棚盖上薄膜;
6、次年1月上旬,将大棚薄膜盖好,当大棚内气温达15℃以上时,给芦蒿田块喷施赤霉素水溶液,所述赤霉素为晶体状、含量为98%,使用时先将1克赤霉素用5毫升酒精溶解,然后兑水33千克,配好溶液后立即使用,所述赤霉素用量为每667m2芦蒿田块3克;
7、给芦蒿田块喷施赤霉素水溶液20天后开始收获芦蒿,平均每667m2芦蒿田块的芦蒿嫩茎杆产量为1210千克以上,与对照组田块相比平均每667m2增产1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徒区江心洲丰泽渔业园;,未经丹徒区江心洲丰泽渔业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3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栽培火龙果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菜高产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