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MR算法参数设置的自适应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7022.7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6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费泽松;苑婷婷;李文智;哈楠;任雨樵;邢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2 | 分类号: | H04W24/02;H04W28/22;H04W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mr 算法 参数设置 自适应 优化 方法 | ||
1.一种AMR算法参数设置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步骤1,基站在建立通话过程前获取通话所用信道的载干比:
在用户进行通话之前,首先建立通信链路,在基站通知用户转入传输信道(Transfer Channel,TCH信道)之前,基站先通过监测获取此TCH信道的载干比C/I,即接收机接收到的载波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平均功率的比值,方法是:基站对该用户发送立即指配命令,该用户反馈一帧测试帧,基站根据接收到的测试帧对TCH信道进行信道估计以确定上行信道载干比C/I;
步骤2,基站获得上行信道载干比C/I后反馈一确认帧,通知用户需设置的初始编码速率大小;
所述找到使得该上行信道载干比C/I值所对应的MOS值(Mean Opinion Score,平均意见得分)最大时的编码速率并将其设置为此信道建立通话的初始编码速率(Initial Coding Mode,ICM),即,在保证用户体验MOS分的前提下选择最大的编码速率;若在该上行信道载干比C/I下,MOS值最大时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编码速率,则应选取其中的最低速率作为初始编码速率使用;
步骤3,在通话过程中,基站和用户将一直监测信道的C/I,并统计一段时间内上行信道载干比C/I的均值,基站根据均值大小对AMR编码速率判决的迟滞值进行微调,即应增大此编码速率上方的迟滞,或减小此编码速率下方的迟滞:
若侦测到的C/I均值比上一个时间段内的C/I均值低,应加大迟滞值的设置;
若侦测到的C/I均值比上一个时间段内的C/I均值高,应减小迟滞值的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AMR算法参数设置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找到使得该上行信道载干比C/I值所对应的MOS值(Mean Opinion Score,平均意见得分)最大时的编码速率并将其设置为此信道建立通话的初始编码速率(Initial Coding Mode,ICM)的方法是:建立基站在不同的AMR编码速率下载干比C/I与MOS的相关性曲线,其横坐标是载干比C/I的取值,纵坐标是不同载干比C/I下的MOS分值,在该曲线上找到使得该上行信道载干比C/I值所对应的MOS值(Mean Opinion Score,平均意见得分)最大时的编码速率并将其设置为此信道建立通话的初始编码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AMR算法参数设置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其特征 在于,步骤2中,基站所用的在不同的AMR编码速率下载干比C/I与MOS的相关性曲线获得方法有三种,一是根据3GPP TS 26.975协议规定,二是根据现网中采集的语音数据分析得到,三是通过仿真不同编码速率下C/I与MOS的关系分析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AMR算法参数设置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统计一段时间内上行信道载干比C/I的均值,所述时间段的长短由基站配置,每个时间段为相同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AMR算法参数设置的自适应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迟滞值是指ACS集合中迟滞值HYST_1、HYST_2、HYST_3,ACS集合是AMR编码模式激活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702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CN的子网移动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新型载波测量方法、系统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