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螺丝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705122.6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07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翁志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甬菲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1/00 | 分类号: | B25B21/00;B25B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7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螺丝批。
背景技术
钟表、眼镜、手机等精密产品上的螺丝的安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序,安装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性能。据现有技术,钟表、眼镜、手机等精密产品螺丝的安装一般采用装有电池的电动螺丝刀,电池的负极通过塔簧、设置在尾盖内的接触片和外壳内的负极接触片来连接到电路上,这种结构有以下缺点,第一:由于尾盖内的接触片需要焊接在塔簧上,这样,安装很麻烦,第二:焊接容易产生接触不良,影响电动螺丝批的正常工作。另外,两个接触片在尾盖的旋合过程中,会产生摩擦,时间久了,两个接触片会产生老化和变形,电动螺丝批在振动过程中两个接触片容易断开,造成电动螺丝批工作的中断,降低了电动螺丝批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的电动螺丝批由于体积大,在一些狭小空间,电动螺丝批无法进入其内进行安装与拆卸,且不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安装方便、不会产生接触不良且能延长电动螺丝批的使用寿命并能在狭小空间工作的电动螺丝批。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螺丝批,它包括中空圆柱形的外壳、电机、与电机连接的齿轮输出轴、尾盖、电池和负极接触片,所述的尾盖设在外壳远离齿轮输出轴的一端,所述的外壳的最大直径为24豪米~35毫米,它还包括与电池连接且设在尾盖内的异形弹簧、一端与异形弹簧连接另一端与负极接触片连接的电池圈,所述的异形弹簧是指外弹簧圈和内弹簧圈连为一个整体,外弹簧圈分为大端与小端,内弹簧圈的端部与小端位于弹簧的两端,内弹簧圈的端部靠近大端;所述的电池圈包括铜套本体和铜套本体顶上一部分向铜套本体外弯折的弯折部;所述的异形弹簧的大端抵在电池圈上的弯折部,内弹簧圈的端部抵在电池的负极,小端卡接在尾盖内,所述的电池圈的铜套本体设在外壳内靠近尾盖的一端,弯折部靠在外壳上,所述的负极接触片紧贴在电池圈的铜套本体内部;所述的尾盖与外壳卡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电动螺丝批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电动螺丝批的最大直径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用一只手可以掌握且能在狭小空间内工作,通过异形弹簧、电池圈把电池的负极与负极接触片连接起来,安装方便,不会产生接触不良,比现有技术少了个接触片,结构简单、可靠,电动螺丝批在振动过程中接触片不会与弹簧断开,不容易断电,尾盖与外壳卡接,可以减少旋合过程中电池圈与负极接触片之间的摩擦,延长了电动螺丝批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一侧设有用于控制照明灯开关的照明灯开关和设在外壳另一侧的用于控制电机正转与反转的按钮开关,照明灯开关和按钮开关设置在外壳的两侧,这样两个开关设在不同位置,在工作过程中不会按错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钮开关上有两个按钮,两个按钮之间相隔一条槽,按按钮开关的时候不会把按钮开关一起按下去造成短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外壳端部靠近齿轮输出轴的一端设有照明灯,照明灯设在刀头附近,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可以用照明灯照亮待加工处,方便加工。
作为优选,所述的齿轮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安装刀头的刀头槽,可以随时更换不同的刀头,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动螺丝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电动螺丝批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动螺丝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动螺丝批异形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动螺丝批电池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外壳,2、齿轮输出轴,3、尾盖,4、电池,5、线路板,6、照明灯,7、电机,8、异形弹簧,8.1、大端,8.2、端部,8.3、小端,9、铜套本体,10、按钮开关,11、照明灯开关,12、弯折部,13、刀头槽,14、电池圈,15、负极接触片,16、负极弹簧,17、正极连接片,18、第一开关接触片,19、第二开关接触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甬菲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甬菲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5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