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产聚3-羟基丁酸酯的嗜热菌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705052.4 | 申请日: | 2013-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67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郗丽君;肖梓军;张瑜;朱贤琨;钟骏;吕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产聚 羟基 丁酸 嗜热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产生聚3-羟基丁酸酯的嗜热菌Aneurinibacillus sp.XH2。
背景技术
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是一类由微生物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是细菌胞内的一种能源储备物,因其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较好的环境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例如:环境友好的生物塑料制品、可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的手术植入物、药物控释载体材料、食品和饲料添加物和生物燃料等。目前,微生物来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已经形成了包括:工业发酵、材料、医药、生物燃料和精细化工等行业在内的庞大产业价值链。
根据单体组成,人们把微生物合成的聚羟基脂肪酸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短链聚羟基脂肪酸酯,如聚3-羟基丁酸酯(poly(3-hydroxybutyrate),PHB);另一类是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如聚羟基己酸酯(Polyhydroxyhexanoate)。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分子量从几万至几百万不等。影响其结构的因素有共聚单体的个数、侧链基团、聚合单体的数目及羟基的位置等,随着这些不定因素的改变而形成了不同的聚羟基脂肪酸酯,从而使其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熔点、韧度、玻璃态温度等。经过对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等方面研究,发现:PHB作为高度结晶的晶体与聚丙烯的相似度很高,具体表现在其熔点、结晶度、玻璃化转变温度等方面。除此之外,PHB还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例如光学活性好、比重大、透氧性低、生物组织相溶性、抗凝血等,从而使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虽然目前发现有300多种微生物可以产生聚羟基脂肪酸酯,但极端环境下的微生物资源因其具有适应特殊环境的特点,如:嗜热、嗜盐、嗜压等,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目前PHB的生物发酵合成主要是在常温条件(30-40℃)下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杂菌的污染,并且经过基因改造过的工程菌株存在不稳定性及其他潜在风险。自然界存在的嗜热微生物产生PHB的报道较少。因此,开发利用天然嗜热PHB产生菌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新发现的产聚3-羟基丁酸酯(PHB)的嗜热菌Aneurinibacillus sp.XH2。是首次报道该Aneurinibacillus属的菌株可以产生PHB。
本发明提供的PHB合成菌为Aneurinibacillus sp.XH2,该菌已于2013年11月6日保藏在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M2013550。
本发明的PHB合成菌XH2分离自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原油采出水。该菌在LB培养基上生长良好(LB培养基组成为10g蛋白陈,5g酵母粉,5g NaCl)。菌落呈圆形,乳白色,边 缘整齐。菌株为革兰氏阳性。菌体长杆状,大小约为0.5-1.0μm宽,3.0-6.0μm长。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0℃。其产生PHB细胞内含物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见说明书附图1。该菌的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KF791865。将16S rRNA基因和GenBank中的登录序列进行相似性比对,发现该菌株与已报道的Aneurinibacillus属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最高。菌株XH2和相似性高的标准菌株的系统进化树见说明书附图2。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种子培养基为LB。发酵培养基为YPG(m/v):2%葡萄糖、2%蛋白胨、1%酵母粉。将菌种接种到50ml种子培养基,50℃下水浴摇床振荡培养,转速150rpm,培养24小时后,按照1%的接种量接种到液体发酵培养基,摇瓶发酵48-96h。离心发酵液,弃上清,收集菌体后干燥。用氯仿对干细胞中的PHB进行提取:使用量为1g干细胞加入10ml氯仿。于抽提瓶反应釜中,在100℃下密封加热4h;冷却后,用抽滤法去掉细胞碎片,得到澄清的氯仿溶液;将氯仿溶液加入到10倍体积的冰冷乙醇中,得到PHB沉淀,抽滤;收集沉淀;将收集的PHB沉淀物至40℃真空干燥箱中24h待其溶剂挥发完全后,即可得到PHB;制作PHB膜的方法即用PHB再溶解于氯仿中,经回流加热充分融解后至平皿中,挥发干溶剂后至真空干燥箱烘干即可。经过鉴定,该菌株Aneurinibacillus sp.XH2产生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的单体为3-羟基脂肪酸,见说明书附图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50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