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氰氟虫腙的杀虫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704631.7 申请日: 2013-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3858910A 公开(公告)日: 2014-06-18
发明(设计)人: 刘晓娇;杨会营;吴勇;马嵩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47/34 分类号: A01N47/34;A01P7/04;A01N43/5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2488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含氰氟虫腙 杀虫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氰氟虫腙和四氯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是德国巴斯夫公司和日本农药公司联合开发的一种全新的化合物,属于缩氨基脲类杀虫剂。氰氟虫腙是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碍钠离子通行,与菊酯类或其他种类的化合物无交互抗性。该药主要是通过害虫取食进入其体内发生胃毒杀死害虫,触杀作用较小,无内吸作用。该药对于各龄期的靶标害虫、幼虫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昆虫取食后该药进入虫体,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阻断害虫神经元轴突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不能通过轴突膜,进而抑制神经冲动使虫体过度的放松,麻痹,几个小时后,害虫即停止取食,一到三天内死亡。可以有效地防治各地鳞翅目害虫及某些鞘翅目的幼虫、成虫,还可以用于防治蚂蚁、白蚁、蝇类、蝉螂等害虫。

四氯虫酰胺是以氯虫苯甲酰胺为先导开发的新型邻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属于鱼尼丁受体激活剂类杀虫剂,通过与害虫体内鱼尼丁受体结合,打开钙离子通道,使储存在细胞内的钙离子持续释放到肌浆中,钙离子和肌浆中基质蛋白结合,引起肌肉持续收缩。

稻纵卷叶螟是中国水稻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各稻区。除为害水稻外,还可取食大麦、小麦、甘蔗、粟等作物。以幼虫为害水稻,缀叶成纵苞,躲藏其中取食上表皮及叶肉,仅留白色下表皮。苗期受害影响水稻正常生长,甚至枯死;分蘖期至拔节期受害,分蘖减少,植株缩短,生育期推迟;孕穗后特别是抽穗到齐穗期剑叶被害,影响开花结实,空壳率提高,千粒重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活性高效、持效性长、速效性高、低毒、环保的杀虫组合物。具体的涉及氰氟虫腙与四氯虫酰胺为有效成分的农药组合物。

上述杀虫组合物中,氰氟虫腙和四氯虫酰胺的重量比为1:50~50:1。

利用上述杀虫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制成本发明的剂型,其可以加工的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杀虫效果好,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效;2、低毒,无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全;3、使用复合制剂,两种杀虫剂的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从而提高了杀虫效果,增加了安全性,减少了环境污染。

申请人首先对氰氟虫腙和四氯虫酰胺进行了配方筛选的研究,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两种有效成分的杀虫活性很高,针对两种成分的作用特点,将室内生测的对象定为稻纵卷叶螟,具体试验情况以及结果如下:

试验用药采用90%氰氟虫腙和95%四氯虫酰胺原药,根据设定的配比浓度,配制成所需浓度的药液,备用。参照杀虫剂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14-2008),试验采用浸液法。稻纵卷叶螟的处理:将适量的水稻叶片浸入药液中15s,取出于通风处自然晾干,放置于直径9cm的培养皿中,接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15头/皿,上盖一层滤纸,加盖标记。设清水对照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放置于27℃,14h光照培养室内,3d后检查结果。用毛笔轻轻触虫体,无反应视为死虫。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混配制剂的理论毒力指数TTI=∑(某药的毒力指数ATI×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CT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时为加和作用。

表1 不同配比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测定结果

分析上述数据结果表明,氰氟虫腙与四氯虫酰胺不同比例复配时,所有复配配方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说明将两种有效成分复配后,能够有很好的增效作用。

以下具体实例用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以及助剂均从其他厂家购买。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一:51%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悬浮剂

实例二:24.8%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实例三:12%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实例四:15%氰氟虫腙·四氯虫酰胺水分散粒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46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