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单元无效
申请号: | 201310703585.9 | 申请日: | 2013-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85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柳泽克重;小宫山忠史;高野雅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1/11 | 分类号: | G02B1/11;G02B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张鑫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单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包括利用细小的多个凸部形成防反射面的光学元件。
背景技术
采用一种在透镜等透光性光学元件的表面通过蒸镀形成电介质多层膜、从而构成防反射面的技术,另一方面,近年来提出了一种在透镜等透光性光学元件的表面设置多个如图4(a),(b)所示的纳米尺寸的细小的凸部P、从而构成防反射面的技术。如图4(b)所示,由于折射率在该结构的防反射面中连续地变化,因此不会形成折射率急剧变化的界面,所以能够降低反射率。在构成该防反射面时,提出了一种利用在透光性光学元件的表面形成涂层的技术方案。
而且,还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即,预先在成形用的模具中形成多个纳米尺寸的微小的凹部,并利用该模具来成形透光性光学元件,从而将附图4所说明的细小的凸部P形成于透光性光学元件(参照专利文献1)。
根据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技术,不仅生产性较高,且构成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基材自身带有细小的凸部P,因此,不同于涂敷层、由蒸镀形成的电介质多层膜,其具有不会产生剥离和裂纹等问题的优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9861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在利用细小的凸部P形成防反射面的透光性光学元件的情况下,由于在防反射面上容易附着油雾、结露的水分、垃圾等的异物等,因此容易产生光学特性下降的问题。另外,若为了去除异物而擦拭防反射面,则存在凸部P容易破损、光学特性容易降低的问题。另外,即使不是为了去除异物,但是若接触防反射面,则也存在凸部P容易破损、光学特性容易降低的问题。因此,对于利用细小的凸部P形成了防反射面的透光性光学元件,还处于未被广泛普及的现状。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透镜单元,该透镜单元中,即使是利用细小的凸部形成防反射面的透光性光学元件,也能够防止因异物附着、接触而导致凸部发生破损。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透镜单元包括: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该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沿光轴配置;以及筒状的保持件,该筒状的保持件保持该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所述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包含多个透镜,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各自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像侧的面中的、除了堵住所述保持件的物体侧开口部的第一透光性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及堵住所述保持件的像侧开口部的第二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像侧的面之外的至少一个面,利用构成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基材自身带有的多个细小的凸部来构成为防反射面。
在本申请的发明中,在使用接合透镜作为透光性光学元件的情况下,所谓“透光性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表示接合透镜的物体侧的面,“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像侧的面”表示接合透镜的像侧的面。
在本发明中,由于形成于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反射防止面为利用构成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基材自身带有的多个细小的凸部的结构,因此,与利用涂敷层和电介质多层膜的结构不同,不会产生剥离或裂纹等的问题。另外,由于在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各自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像侧的面中的、除堵住保持件的物体侧开口部的第一透光性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及堵住保持件的像侧开口部的第二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像侧的面之外的面上形成防反射面,因此不会发生因异物附着于防反射面、因接触而导致凸部的破损。
在本发明中,优选所述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中的形成有所述防反射面的透光性光学元件由塑料制成。对于利用构成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基材自身带有的多个细小的凸部的防反射面,可以形成于由玻璃制成的透光性光学元件和由塑料制成的透光性光学元件中的任一种,但如果是塑料制成的透光性光学元件,则能够通过模具成形来低成本地进行制造。
在本发明中,优选环状的密封构件被夹持在所述第一透光性光学元件与所述保持件之间,通过这种结构,异物不易从第一透光性光学元件与保持件之间进入,因此能够防止异物附着于防反射面。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以下结构:即,所述多个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各自的物体侧的面以及像侧的面中的、除所述第一透光性光学元件的物体侧的面及所述第二透光性光学元件的像侧的面之外的所有的面都构成所述防反射面。
在本发明中,能够采用在所述多个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上形成所述防反射面的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703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